大自然的语言

2022-06-09 09:28: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欢迎阅读!
大自然,语言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16.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掌握快速筛选信息的方法。

2、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 3、激情投入,合作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课堂流程

学法指导 双基拓展



预习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默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勾画关键句子并做好批注;熟记基础知识。2、用红笔勾画出“教材助读”部分的重点并强化记忆。3在充分预习自学的前提下,认真完成整体感知和预习自测。书写认真规范,严禁照抄参考书或他人答案,组长监督组员完成。

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的疑问填写在我的疑问处。5、限时独立完成。

Ⅰ、【教材助读】 一、走近作者

竺可桢,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现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二、了解背景

1963年,竺可桢的《物候学》一书出版在即,为了迅速普及这门学科知识,作者写了一部以介绍物候学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读物。同年,《科学大众》第一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的文章,署名即为竺可桢、宛敏渭。篇尾编者注明:本刊根据作者尚未出版的《知识丛书》之一物候学摘编。原文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一个小标题。大自然的语言是原文的第一个小标题。 三、快速筛选信息

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从语言文字材料中准确而迅速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筛选,也就是辨析、选择、提取。牢记要求,是快速筛选的基础。扫视目标语句,目标语句是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遇到无用信息时采用眼跳法,遇到有用信息时采用眼定法。要达到筛选信息的快速,除了上面提到的明确要求”“扫视目标语句等直接手段外,还需要整体感知等的间接手段,尽管它们不等于筛选信息,但是借助于它们,可以快速筛选信息。 四、整体感知

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Ⅱ、预习自测

1.注音。

衰()草连天连翘() 农谚( 翩( )然 草长( )莺飞销声

1 / 3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匿( )迹 载()途 2、解释词语。

销声匿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而复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雪载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木荣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年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翩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孕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我的疑问: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实际上是介绍什么的呢?是怎样介绍的?

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两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上面的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的探究学习。



Ⅰ、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精句赏析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2.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探究点二、文本理解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两个例子? 探究点三、综合探究

5、请阅读这首古诗,指出诗中这种现象反映了决定大自然语言出现的哪一个因素?你有类似的观察与体验吗?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拓展延伸—

2 / 3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1、古诗中的物候现象

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后两句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 我还知道一首这样的古诗:

2、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农谚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得经验的概括。一般为通俗的韵语形式,便于记忆,对于传播生产经验和农业气象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良好作用。中国各地农谚非常丰富。如华北黄河流域一带关于播种和收获的农谚有:“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 清明前,开秧田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 馒头云,天气晴 燕子低飞要落雨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我还知道一些这样的农谚:

我的收获----

课堂随记: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cd5d076f7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