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学科育人价值综述

2023-01-02 09:2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小学美术学科育人价值综述》,欢迎阅读!
育人,综述,中小学,学科,美术

中小学美术学科育人价值综述

摘要】每个学科都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陶冶道德情操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美术教育育人价值的思考,探究美术学科德育实效性的探索之路。 【关键词】以美育美 核心素养 情感品质 创造

【注】本文系《基于以美育美理念的美术教育育人价值研究》黑龙江省教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备案课题(课题标准号:JJC1318063)成果

每个学科都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在本世纪初,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也不难看出,美育总是伴随着人类文明,伴随着社会文化同步发展。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专业知识教育可以使其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强化美术教学,把道德规范通过情感的桥梁转化为内在的道德需要,以美育美,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育人功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美育的最终意义和终极目标,在于完美人格的塑造和精神境界的飞跃。希望通过下面对美术教育育人价值的探究和思考,能够寻求到美术学科德育实效性的探索之路。 一、从学科本位走向学生本位。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经历了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三个发展阶段。在传统教育中,美育往往被忽视,应付、挤占、取消美术课的现象仍然存在,美术教育流于形式,成为学校各种活动装饰门面的摆设。有时,美术教育作为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手段,使它趋于功利性,教师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并不到位,只是着眼于培养学生技能,机械的训练,忽视了美术的育人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核心素养观念的形成,美术教育也逐步实现从知识技能为本向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确立从学科本位到学生本位的合理性思考。当学生用心感受生活时,他们就会非常本能的主动的学习那些能让他们更好地生存、发展及社会需要他们具备的某种品质。所以我们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为主线,分析学生需求,在观赏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及艺术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感受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宣扬;在了解和继承民族优秀传统艺术过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形成珍视、尊重、保护民族美术的意识。美是生活中和谐统一、令人愉悦的具体形象,美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培养学生用美术课上所学的知识去审视和欣赏平日里视而不见的物品,寻求美的感受,从而认识美术的社会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在教学内容中挖掘育人内涵。

美术教材中教学内容的设定均依据三维目标的指向。中小学的美术课,并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审美素质的提高会带动道德素质的提高,引导学生主动的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是他们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数字化的世界让师生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学生的智慧、能力超乎我们的预期,教师应将部分课堂教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同时将学科能力转化为通用能力。在过程与方法的维度中,美术资源、教学内容的整理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最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最深刻的体验,老师应尊重学生,赏识激励,使学生体味成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变


我学我要学。在教案的设计上,要充分体现育人立意,图文并茂,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享受学习的快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学生品格塑造也有着必然的联系,让学生进入一种自觉探究的状态,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在课堂中培养积极地情感,正确的人生态度,在艺术中确立起真、善、美的追求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美术课程可以涵盖对学生健康情感的关注。 三、尊重学生主体经历和体验。

美术教学应该充分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同的学生会展现不同的学情,反映出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发展美术文化,挖掘德育因素,将更多文化融入美术课堂,将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让学生大胆探索,丰富学习体验,发挥创造才能。

在美术欣赏与评述中,教师要探索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分析和评价方法,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养成探究的习惯和品质。在造型与表现的运用中,可以对美术素材、用具等内涵和外延进行探索,通过美术认识世界,了解民族文化。在设计与应用中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美化环境和生活,表达情感与思想,激发创造力,发展实践力。

总之,美术作为各种创造的基础课程,不但具有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创造能力的作用,更具有育人价值,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塑造高尚完美的品格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永海 画中的人生与如画的人生 福建师范大学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

[3]杨君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探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e7829fe75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