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教育思想论析

2022-12-14 07:23: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蔡元培教育思想论析》,欢迎阅读!
蔡元培,思想,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蔡元培教育思想论析

作者:张若一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8

要: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成果,是我们近现代教育史上得重要遗产,是值得我们珍视、研究和借鉴的。本文展现了蔡元培当年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教育主张,能够缕刻丝析其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以使我们能够得到启迪,获得教益。 关键词:蔡元培;教育思想

蔡元培一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在文化教育上尤为巨大。他作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民主教育家,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杰出的先驱者。他投身教育事业后,即明确要为革新政治而培养人才。民国建立后,他担任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和北京政府的教育总长,虽然时间很短,但已开始施展他改革中国教育的抱负。在他的倡议和努力下,初步建立了我国新式的、与共和政治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他的教育实践与设想,涉及基础教育、大学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女子教育、儿童教育等领域。当然,蔡元培最大的贡献,是对北京大学的革新。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积极倡导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允许和鼓励不同学派发展的办学方针,热心引进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这样的新派人物到北京大学执教,使各种人才荟萃于沙红楼;大力扶植各种学术政治社团,培养了学术研究、思想争辩之风,使新思潮新思想在这里应运而生;实行民主办学,教授治校,对学校领导体制、学制与课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北京大学成为人才辈出的最高学府。经过整顿和革新,把一个陈腐的封建文化营垒造成为生机勃勃的新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革新,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一个学校的范围,而影响到整个文化思想界。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女性一直受到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束缚,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在封建思想十分浓厚的时代,在女性还处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在道德、文化、社会的一切方面都受到严酷的禁锢的时候,蔡元培大胆的挑战封建伦理,提出了女子不学,则无以自立造就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等崭新的女性教育思想,为女性的真正解放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重视女子的知识教育、重视女子的体育教育、强调女性完全人格的培养,以女性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养成女性高尚之品行,造就共和国健全之公民为国家兴隆的途径和条件,他的《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指出:至民国成立,改革之目的已达到,如病已痊愈,不再有死亡之忧。则欲副爱国之名称,其精神不再提倡革命,而在养成完全人格......造就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谓爱国矣。完全人格,男女一也。当今社会,不少女性奉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是对社会进步的极大讽刺。

那么,蔡元培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够超前的提出女子教育这一思想,其成因有哪些呢? 1,家庭环境的熏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蔡元培的女子教育思想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母亲的影响更为显著。蔡元培20前,其母周氏付出了大量心血。这位中年丧夫、七个子女不幸夭折其四的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三个儿子。她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常以自立不依赖教育孩子,对好学而又悟性很高的蔡元培要求更为严格。晚上,当年幼的蔡元培在灯下做功课的时候,她的母亲常常陪坐到深夜;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母亲,蔡母也十分重视孩子待人接物的培养,教育孩子与人交往要诚恳而严谨。

蔡元培对母亲终身敬仰。母亲去世后,蔡元培执意按照寝苦枕块的古制,星夜守护在母亲的棺木前;居丧期尚未过去,其兄为他订婚,蔡元培觉得这是对母亲的不孝,坚决取消婚约。早年的蔡元培对母亲的困难、人格、教育方法诸方面都有深切的感受,对母亲的爱逐渐升华为一种理智的观念,为他日后倡导女权、注重母亲在教育中的作用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 2.传统文化的滋养

蔡元培很早就开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五岁时就入家塾读《百家姓》、《神童诗》、四书、五经等,以后又阅读了《说文通训定声》、《日知录》等书籍,深厚的传统文化使蔡元培对于历史上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有深刻的体会,成为他日后为女权呐喊的重要思想来源。 俞正燮,字理初,是清乾隆、道光时期的学者,被人赞誉为既有宏通淹雅之才,又有陈古刺今之识。与根深蒂固的封建伦理观念不同,俞氏在他的《癸巳类稿》中揭露了千百年来的女性的不平等现实,抒发了男女平等的启蒙思想,被视为发千载之覆的议论。他的《癸巳存稿》、《节妇说》、《贞女说》、《妒非女人恶德论》、《女子称谓贵重》等著作,也对千百年来歧视妇女的道德、风俗、观念提出大胆的异议,从人道的角度来论证旧道德的非人,启迪人们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现象。

俞氏的这些思想给蔡元培很大的启发,他在《我青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中称赞俞氏的女平等的思想,蔡元培在晚年还说:自十余岁即接触俞氏著作,深好之,历五十年而好之如。正是通过俞正燮等学者的著作,蔡元培对于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痛苦有了深刻的了解,很早就立志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状况,为女性独立于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3.西方文明的借鉴

1907年至1926年的二十年间,蔡元培曾先后五次到欧洲游学考察,其中三次留学德国,居留国外近二十年。蔡元培的女子教育思想,从胎教到母教,从事业教育到完全人格教育,都包含了他对西方教育制度和思想的借鉴、吸收与发展。

20年的留学生涯中,蔡元培广泛涉猎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学、民族学、人类学、史学等诸多领域,还深入考察各国的教育制度和人文文化。在蔡元培看来,西方文明国家中,女性像男性一样受到社会的尊重,女性可以像男性一样从事社会职业,女性可以和男性同校学习,与旧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说:欧美人承认男女的交际……实际上男子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特别尊重女子,断不敢稍有轻率的举动……近来女权发展,又经历了欧洲的大战争,从前男子的职业,一大半都靠女子来担任。此后男女间互助的关系,无论在何等方面,必与单纯男子方面或单纯女子方面一样。我们国里还能严守从前男女的界限,逆这世界大潮流么?但是改良男女的关系,必要有一个养成良习惯的地方,我以为最好是学校了。外国的小学与大学没有不是男女同校的。美国的中学也是大多数男女同校。可以说,他的留学经历是他后来极力倡导男女平等,主张女性走向社会,参与各种社会和政治活动的重要思想来源。

4,受时代的影响。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思想使得传统教育有了男女的严重差异,女子教育只是男子教育的附属和一种近似冠冕堂皇的幌子,在如此大环境下,女子所谓的闺阁教育,其内容不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以及类似《女儿经》《女四书》等封建读物,在教育层面依然使女子安于封建礼教的束缚。然而晚清随着封建社会收受了来自自身以及外部的种种挑战后,封建思想也逐渐开始松动,关于女子教育的思想开始萌发并发展开来。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从维新派到资产阶级革命派,都对女学或多或少,或浅显或深入的提出了一些看法。鸦片战争震碎了天朝美梦,甲午战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兵败的深层原因在于教育的落后,教育救国和女子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而在西方天赋人权”“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下,女性也开始觉醒,认识到主体意识以及女教育对女子解放的关键性;另外西方教学在中国兴办女子学校,启发了先进的中国人。这就是蔡元培所处的时代,他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推动妇女解放和女子教育的发展,从理论上赋予女子教育深刻的内涵,并把他一系列的主张贯彻到实践中,在北大开中国男女同校之先河。 作者简介

张若一(1993),女,汉族,山东省济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聊城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學(语文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f59a17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2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