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解读

2023-11-07 15:00: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沁园春·雪》解读》,欢迎阅读!
沁园春,解读

《沁园春·雪》里的壮景与壮思







《沁园春·雪》写于1936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这首词。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当然,这首毛词,旧牌新唱,唱出了展望新时代、新中国的豪情壮歌。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扑来而来的是“壮词”之感,气吞山河,撼人心魄,壮志满怀,豪情飞越。这种感觉从何而来?广阔的角度,神奇的想象。词的上阙展望辽阔的宇宙,下阙展望悠悠的历史。这不仅仅是上阙写景,下阙抒情,而是建构出了穿越时空、思接千载的宏大格局,抒发了毛泽东作为一代领袖,对中国的命运、对人的命运的遐想与思考。诗人起笔不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站在山顶,俯瞰大地,千里万里,白雪皑皑。诗人的目光,凝视到了千里万里之外,雄浑、壮美、洁白……这一类的词眼涌上心头,这是整首词的背景色。接着再由眼前之景展开联想,将视野延伸,“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诗人选用了长城、黄河这两个典型的中国意象,这是诗人目力不能及之处,是诗人心中的大好河山图。在诗人的笔下,大自然有着某种神奇的力量,漫天的雪啊,让苍龙蛰伏,让黄河凝滞,这是静的壮景。可“静止”的深处是“跃动”、“静止”的尽头是“勃发”,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舞”指飞舞,形容群山披雪似“银蛇”,蜿蜒曲折。“驰”指奔驰,形容白雪覆盖之下的丘陵如飞象,肆意奔驰。新颖的比喻,以动写静的手法,刹那间,整个世界变得生动起来,变得热烈起来,变得欢腾起来,“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诗人的豪情,这是强者的誓言,寒冷的冬天在诗人的笔下居然变得火热起来,这风雪算得了什么,这困难算得了什么,我们要打破这千里万里冰封,我们要与天公一决天下。“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由联想之景,想象到未来美好之景,人定胜天,我们终将会迎来冰雪消融的春天。阳光普照神州大地,新柳绽绿了,花儿吐蕊了,群山变青了,高原觉醒了,这就是美好的新中国,令人神往的新中国。这瑰丽的想象,实是诗人心中最真切的向往,是诗人排除万难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火热的激情,大胆的评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一句承上启下,祖国的山河是多么壮美,无数的英雄为之奋斗,“多娇”常用来形容女性,如此娇美的“江山”,自然而然引出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为之竞折腰。“惜秦皇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 。” 扫除六合的秦始皇、平定匈奴的汉武帝、南征北战的唐太宗、结束纷争的宋太祖、纵横驰骋的成吉思汗……这些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中华民族的天之骄子,把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演绎得那样烟波浩渺。这些英雄人物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开创了新格局或是开启了新朝代的帝王,功劳可谓是彪炳千秋。但着一“惜”字领起,表明了诗人的态度,这些帝王美中有不足,“秦皇汉武,略输文


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在毛泽东的眼里,这四位帝王,均在文学养上稍显不足,诗人点评大胆,用词准确。而对于成吉思汗,那就毫不客气了,“只识弯弓射大雕”,直接表明了对他只懂武治缺乏文治的不屑。那在诗人的心中,谁才是他心中真正的英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此句如石破天惊之语,震撼千古,言有尽而意无穷。“俱往矣”,这些帝王功也好,过也好,都已经消失在浩渺历史长河里。历史的车轮没有止步,今朝,结束了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今朝,要一扫民族近百年的屈辱和灾难,今朝,要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新中国,这改天换地的伟大基业,都需要人民来创造, “数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一句豪情万丈,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人类的历史是无限的,人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创造历史的洪流当中,那就是开启了人生的无限游戏,书写大写人生,历史必将催发出无数风流人物……赞美、期待、自豪,均融入在了这千古绝唱中。炽热的情感,伟大的情怀,必胜的信心,让这冰山雪原英姿勃发。“我观万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读这首壮词,我们看到了一位千古风流人物,他注目宇宙,思接千载,这首词犹如一把火炬,照亮了新中国的历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4af34a0a7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