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语文 作品赏析 冉冉而生的乡愁 赏析张拓芜《佐茶的鱼》不分版本

2022-03-19 10:43:5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5年高中语文 作品赏析 冉冉而生的乡愁 赏析张拓芜《佐茶的鱼》不分版本》,欢迎阅读!
作品赏析,乡愁,冉冉,赏析,语文

2015年高中语文 作品赏析 冉冉而生的乡愁 赏析张拓芜《佐茶的鱼》不分版本



2015年高中语文 作品赏 冉冉而生的乡愁 赏析张拓芜《佐茶的鱼》不分版








2015年高中语文 作品赏析 冉冉而生的乡愁 赏析张拓芜《佐茶的鱼》不分版本

冉冉而生的乡愁

张拓芜《佐茶的鱼》在台湾作家诸多思乡散文中,独树一帜。文字雅洁、平淡;韵致甘醇、醉心。

这不禁让人想起蜀中的一道名馐:它没有川菜通常的酥香肥鲜或麻辣灼唇的特点,只是清汤一钵。汤汁澄净,略带奶白色,不见一星油花;钵底静静地躺着三、四株娇嫩的菜心,看过的人都不疑心那是翡翠白玉雕成的。“赏心悦目〞四个字,它是独占了。啖一匙,醇浓甘美,竟觉得天下鸡汤的味都不存了。这是一种醇而化淡,淡中见醇的艺术,是高度凝练的结果。《佐茶的鱼》的艺术特色正在于此。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代表中华,海外游子思念故土,自然会想到它们,屡屡写入诗文,亦是常情。从宏观上讲,这似乎是不可缺少的。但是,选材的多样化又是繁荣文学创作,不断除旧布新的一条原那么,绝对不可废置。对材料的选择与提炼常可看出散文作者功力的深浅。张拓芜匠心独运,选材时“避重就轻〞,反而使这篇散文思想性与艺术性不同一般。

思乡即思家。乡里的趣事,家中的人情,写起来最易真切自然,有自饮自醉的歆享。那些趣事,那些人情,几十年来不知在心里复习过多少次,咀嚼过多少遍;少小时不解的惑处至今已经领悟,流离前不为看重的琐事全都变得珍贵。这是一个悠长的酝酿过程,淘滤过程,一个美的诱发、积淀的过程。因此,这类材料一经排出,便“莫道不销魂〞了,虽然不过是几株“菜心〞,一杯“清汤〞。

泾县溪水中的琴鱼,小如柳叶,一网所得“一二十尾〞还“不够铺满一只手掌心〞。然而,这小小的鱼儿挟来了两千年前的神话,它有过被敕定册封的荣耀,它的珍贵成了泾县人的骄傲——作者想起祖父别致而悭吝地“钳〞鱼佐茶时的情景,如醉如痴……无尽情思悠悠来,唯因源出琴溪头。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淡,是浓?是甘,是苦?怕难以言传了。一尾小如柳眉的琴鱼对于翘首望乡的他来说何啻黄山之重,淮水之长!

《佐茶的鱼》全文笔调轻缓,款款而言,没有愁云压顶的气氛。起笔闲说马祖的丁香鱼,然后微醺自得地炫示出家乡的琴鱼,虽有比照,但抑扬潜含,不留什么痕迹。写祖父夸鱼的那句话也极有趣味,“他老人家笑笑说:‘这东西比鸦片烟还贵哪!’〞 既是生活语言又是文学语言。一句话点出了旧时国人的价值观念,平淡的文字上印着时代的年轮。文章很短,但不粗率,比方写琴鱼之妙在于佐茶时,因世人鲜知,便细细道来,以飨读者。几十个春秋过去了,儿时的记忆却如此清晰,文章的神韵便愈酿愈醇了。

结束,对台北名店桂花酥糖不尽人意的挑剔也是妙笔,一缕淡淡的乡愁冉冉而生。那是西子的颦眉之美,尽管使人惆怅。

【附】张拓芜《佐茶的鱼》

很多人都知道马祖生产一种细小的香鱼,用辣椒炒来佐饭很开胃口,我们泾县也产这种鱼,体积还要小些,名叫琴鱼,传说西汉炼士琴高,选了泾县北门外一处山明水秀的地方烧丹炼药,丹成,便羽化而登仙,临上天时,感念这处地方的水质太好,应有所报答,于是顺手把药罐子里的药渣撒向河中,便化作尾尾红色的小鱼。这种小鱼便是泾县琴溪有名的琴鱼。神话归神话,鱼却是一味上品,据说以前曾作贡品,其名贵可以想见,但这种琴鱼可不是用来当菜佐饭的,那未免猪八戒吃人参果——有点太糟蹋东西了。

江南人嗜饮茶,泾县白山出产一种名贵的茶叶,泡在杯中颜色便转成白的,这是泾县的白云茶。

有好的茶叶必须配上好泉水,那才相得益彰,而琴溪的水恰是上等好水,两种好东西配在一起,便变成无上妙品。路过琴溪的人,事先都要携带一个毛竹筒,以便装些溪水回去孝敬年老爹娘。但是这还不够完美,最完美的必须在饮早茶时,配上一小撮琴鱼。祖父起身很


2015年高中语文 作品赏析 冉冉而生的乡愁 赏析张拓芜《佐茶的鱼》不分版本

早,他必定先到河边柳林中打完一趟太极拳回来才饮早茶,饮早茶时必定配一小碟琴鱼和一大碟子桂花酥糖,姑姑在家已经为他老人家准备妥当了的。

祖父吃琴鱼,是用大拇指和食指去“钳〞。每次只限两条鱼,我说爷爷好小气,他老人家笑笑说:“这东西比鸦片还贵哪!

贵还在其次,还难买。琴鱼是论两论钱不管斤的,因为琴鱼产量少,很难捕到。我11岁时离家赴宣城当学徒,曾经过琴溪,因为等渡船,顺便看当地人用网捕鱼,每次收网,总不过一二十尾,不够铺满一只手掌心的,因为稀少,所以贵,因为有神话,其味又鲜美,所以名贵。名贵也者,定有很多道理也。

祖父的早茶在地方上很有点名气,有事来需求的一定在早晨赶来,因为早晨时候,祖父的心情最好,几乎有求必应,到晚上来就不见得了。

琴鱼未必每早必有,因为有时候有钱也买不到,但桂花酥糖那么从未缺过,因为制酥糖的是官庄的玉成轩糕饼铺。我家吃饼、送礼祖父必指定这个字号,道理我不知道。但别人家却对我祖父的嗜好摸得很清楚,过年过节,送来的四色礼,一定是桂花酥糖、雪片、蜜枣和绿豆糕。因为酥糖是黄色的,雪片是白色的,蜜枣是红的,绿豆糕是绿的。我忘记到了冬天,绿豆糕该换哪一样了。

我自小跟祖父学着饮早茶,只学会了吃桂花酥糖,饮茶那么一如牛饮,不辨其味。 台北衡阳路采芝端和成都路的老天禄,都卖桂花酥糖,包装得很精美,但吃后粘牙。如今我已好多年不曾“粘牙〞了,不知道品质改进了一些没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b8d8d2752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c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