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2022-09-24 19:1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孝经》,欢迎阅读!
孝经

《孝经》 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考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

按:父子关系、家庭关系就是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关系中最为基础的单元。父亲兼取爱和敬。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按:“孝”是天经地义民行,其地位可见一斑,已经达到提升到了形而上的层面上了。正因如此,以“孝”来教化民众是符合规律的、可以掌控的,而且其效果也是可以预见的。将可掌控的东西提升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无形中也将掌控的主体提升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段话中除了突出“孝”的地位,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教化的手段、步骤,这里出现了两次“先之”说明,教化要从教化者自身开始做起,管理要从管理者自身的管理开始,进而推己及人。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按:“孝治”意味着什么?我有两点猜测,其一是以“孝”的理念去教化人民,使人民都能够扩充自己的“孝心”,进而展现出“孝行”;其二是君王以“孝”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人民,“孝”本身包含着爱与静。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按: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样。将“孝”的范围扩充至身边人,天地间。因为“孝”乃天经地义民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c4bb9e0a417866fb84a8ef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