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随笔

2023-01-10 22:3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效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随笔,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随笔1

王铁中学

从教近六年,我的困惑依然很多: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急遽递减;有时自己激情满怀口干舌燥从头讲到尾,学生却昏昏欲睡心不在焉;沉闷低效的课堂教学,让教师和学生陷入倦怠和痛苦之中…… 这些困惑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也是我们搞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初衷,但在理论和深度的把握上我们还有很多欠缺和不足,为此,借学校举办这次论坛的机会,敬请在座的各位老师和同仁予以指导。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理解:

一、教师特征与教学有效性

我们经常说,同样的教案换个教师上课,教学效果将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天壤之别。由此可见教师个人魅力,意志品质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就语文课堂来说,教师的激情及朗诵水平起着很大的作用,比如教学李白的《将进酒》,我们应有李白的狂放与激情;学习《声声慢》,我们应诵读出李清照内心的凄凉与悲愁。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教师拎着录音机走进课堂,实际上,名家示范再优秀,也无法取代教师个人的诵读。其次,有效性的课堂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知识应该是时刻更新、生长、创造着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与教学的有效性

应该说有效的课堂一定是以学生为主体、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每次听课,常常把更多关注放在学生身上,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思维状态与课堂的参与程度和课堂的有效性是紧密相连的。比如有一次外地听课,看到有学生在我身边睡着了,我却没有去叫醒他,因为我在课堂里也是度日如年。一位朋友说:呆在教室里不觉得课长,就是一节好课。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让学生觉得漫长甚而痛苦的课,肯定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存现状,充分体现出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性的地位。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注重课堂对话。因为学生的价值不在帮助教师证明已有知识和真理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而是和教师在对话中一起成为知识和真理的发现者和征服者,而学生的生命的价值就在这一次次的发现和征服中得以彰显和提升。如果 于漪老师的话说,八个字就概括透彻了――胸中有书,目中有。当教师腹有诗书,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举重若轻的处理教材,而且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他的课堂将会摆脱低效、无效的状态,逐步走向有效、高效。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的有效性


人们一想到教学要有效就想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变革,有改革家就直接提出要向教学方法要效益。与教学方法相关的还有教学手段的更新,如采用多媒体手段扩大课堂容量,增强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兴趣等。应该说,体现先进教学理念的科学的、艺术的教学方法应该被大力张扬,新颖的、高效的教学手段应该不断地为课堂教学所吸纳采用。学生会因喜欢新奇刺激的东西而对语文产生兴趣,而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但是,不管怎么说,方法手段只能为内容服务,是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而不是相反。一堂语文课,教师连教学内容都未搞清,而只是一门心思在方法手段上求新求奇,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也只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有了明确的教学内容才能有明确的目标。有效无效、低效高效不是教师的自言自语,而应是用明确的教学目标作衡量标准的,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达到了目标说明教学是有效的,达到目标的细化程度对应着教学有效性的程度。

进一步要探讨的是,教学内容与文本内容是一回事吗?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论,教师是否把文章基本认知内容、中心思想讲清楚就算把握住了教学内容呢?不是。从学科之间的区别看,数理化政史地课,教师须讲解清楚的就是文本内容。这个公式、这个化学方程式或那个历史事件、那个国家地区的山形地貌、自然资源等,学生原来不懂,教师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把这些问题讲得清楚明白,学生从不懂到懂,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或者说教学就是有效教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说明文《统筹方法》,教师是不是利用文中的洗茶壶、烧开水、拿茶叶、洗茶杯、泡茶的例子把什么是统筹方法讲清楚了就算教学有效了呢?显然不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特殊性在于它更关注文章的语言形式而不只是文章内容,或者说,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教语言形式而不只是教文本内容。《统筹方法》一文的教学只有讲清楚作者华罗庚作为一个大数学家是如何用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手法将统筹方法这样一种非常复杂的数学方法说得使一般人明白才算有效。

就文章而言,形式应为内容服务;但从教学角度说,讲清语言形式才是语文教学有效性应有之义,或说是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0951e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