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2022-07-25 08:0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核心素养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欢迎阅读!
语文课,素养,核心,中学,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核心素养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杨伟东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20年第04

中学语文教育目标转移到了核心素养培养,打破传统教学局限学科知识和技能传授模式,关注的是个体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人本教育教学思想。核心素养之所以在语文教育中拥有举足轻重地位,与其对人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有助于未来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价值实现,实现了知识、能力、品格统一,协助学生形成良好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这是学生人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

.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和不足

中學语文教学深化改革具有紧迫性,主要是因为传统方法弊端过于多,教师是语言知识的搬运工和灌输者,一篇完整的篇章被拆分成众多知识点,课堂围绕着知识点讲解开展,问题有固定的答案,预设好教学内容,缺乏生成性资源,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主动交流意愿低,自身的思维在语言学习过程没有发挥太大作用,照搬教师的解读,未形成个性化的见解,语文学习失去了创造力, 学生只是倾听者,并未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和技能,实际运用语言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够,导致中学语文长期处于低效教学困境之中。语文学科除了工具性以外,充满了情感性和人文性,中学语文忽视这些内容,局限在语言知识层面,陶冶情操作用没有发挥效能,不利于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和正确价值观。语言是文化载体,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限定在干巴巴的语言知识上,无法感受到文字美、情境美、思想美等,核心素养无从说起。

.中学语文课堂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措施 1.师生角色互换

中学语文课堂渗透核心素养首先就要扭转师生错位的关系,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主体地位还给学生,退居幕后,学生自主学习中一旦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选择恰当时机指导,负责答疑解惑。基于核心素养中学语文教学,唤醒主体意识是重点,教师掌握学生内心需求和学习特点,打破单一教学模式,为课堂融入更多新颖和有趣元素,以此调动兴趣和学习动机,促使主动进行阅读和思考,融入个人的感情,与作者和文本同时交流,产生感悟和启发,净化心灵,获取审美情趣,深入理解文章,掌握语言知识用法,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协助学生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2.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b040af815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