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教案简案

2022-10-01 18:0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教案简案》,欢迎阅读!
论战,下册,教案,语文,年级

曹刿论战

一、文本研读

《曹刿论战》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战前的一番评论,以及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击退强大齐军的史实。文章告诉我们,只有“取信于民”,实现“敌疲我 ''的策略,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全文重点突出,剪裁 体,人物对话准确生动,要言不凡,是《左传》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二、创意说明

本文运用的是中国传统史家笔法,语言简洁精炼,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左 传》“长于记事''的特点,在教学中须引导学生学习精练笔法,掌握材料的详略安排。并且通 分析写作手法,帮助学生梳理文章思路,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 三、活动组织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谈话导入

我国古代有很多以弱胜强的战例,长勺之战就是其中之一。在这场战役中,鲁国以三万 力战胜齐国三十

大军,以弱胜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曹刿论战》(二)梳理字词,把握文言现象,理解文意

1. 齐读文章。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2. 理解文意,联系所学,说说发现或疑问。

单元学习提示中特别强调:联系学过的文言诗文,对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行梳理和区分。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文意,并联系所学,说说你的发现或疑问, 把握文中常见文言现象。

1“忠之属也。” “属”的常用义项以及本文中属于哪个义项? 2对文中出现的“之”进行梳理。 3辨析下列词语古今异义的不同。

3. 用曹刿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4. 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第二课时:

(三)品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5. 对于曹刿和鲁庄公的评价分别可以用文中的哪两个词来概括? 6. 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 ?

曹刿:战前之“论”战时之“论”

1联系文意,在“未可”“可矣”后补出曹刿论战的潜台词。

2通过潜台词的补充,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曹刿?


战后之“论”

1率领鲁国以弱胜强取得战事大捷后,曹刿是分儿层来论述取胜原因的呢?

2教师总结:《古文观止》评注:“未战考君德,方战养士气,既战察敌情,步步精详,

著著奇妙,此乃所谓远谋也。"(通过读的形式,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赏析,让学生带着多样的理解去尝试运用不同的语气 和感情去读。在赏析语言、理解人物形象中掌握文言字词,理解文言语言的简洁和张力。)

7. 文中对曹刿的形象刻画,除了语言和行动描写之外,还运用了怎样的写法? 8. 鲁庄公是不是也有“远谋” ?表现在哪里?

(四)提问释疑,了解《左传》

9. 学生质疑提问。

10. 后人曾以《齐鲁长勺之战》作为木文题目,又改用《曹刿论战》,你认为哪个题目更 好? 11. 了解《左传》,课文略写了战时的过程,而详写了战前和战后的论战,这正是《左传》

风格。《左传》之写战争,并不局限于正面的战斗场面描写,而是重在描述战争的胜败的 内外因素,以历史家的卓越识见,揭示描写战争,达到微而显、精而腴的艺术境界。 (五)诵读课文,体会语言中的“智慧”。

12. 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表现故事中的对话场景。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用楷体)请问——肉食者鄙

问战——三问 民三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baf926230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