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游戏《丢手绢》教案

2022-10-15 14:08: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统游戏《丢手绢》教案》,欢迎阅读!
手绢,教案,传统,游戏

丢手绢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丢手绢的游戏,引导学生遵守游戏规则,锻炼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2.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童年生活的乐趣,丰富他们的学校生活。

3. 语文数学等的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在锻炼身心的同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4. 利用游戏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锻炼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二、活动重点

1.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童年生活的乐趣,丰富他们的学校生活。 2. 把所学的知识融入游戏,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三、活动难点

1. 引导学生遵守游戏规则,锻炼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2.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锻炼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学生课前先了解丢手绢的玩法,收集有关丢手绢的资料。 2. 准备手绢两个 五、活动设计思想

将课堂设在户外,在活动开始先让学生交流收集的内容,老师适时给予补充说明;交流结束,学生分男女组进行游戏;教师讲明游戏的规则,学生开始游戏游戏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适时让学生说说游戏对他们来说有什么意义,从中获得了什么。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丢手绢游戏的意义。

六、活动策略与方法

1. 将活动设计在操场上,让学生亲身体验游戏 2.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3.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思考游戏的意义。 七、教学过程

(一)出示手绢,引出活动


1.出示手绢,激发兴趣

教师:看到手绢你们想到了什么好玩的游戏

学生交流。(设计意图:出示手绢,让学生交流自己想到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交流讨论,激发情绪 1.学生自由交流丢手绢游戏的玩法。

学生在交流游戏玩法的时候,教师适时给予提示。 2.教师总结游戏玩法。

一个同学做丢手绢人,其余同学围成一大圆圈,面朝中间。游戏开始时,大家唱儿歌《丢手绢》,丢手绢人拿着手绢沿着圈外走或跑,当唱到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时,丢手绢的同学悄悄将手绢丢在圈上一同学身后,并迅速离开,当唱到快点快点抓住他时,若被丢的同学发现身后的手绢,被丢的同学立即起身去追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幼儿则迅速跑到被丢者的位置上蹲下,若丢者被抓捉,则继续做丢者或者表演一个节目,若未被捉,则交换角色继续游戏若被丢的同学未发现身后的手绢,被丢手绢的人捉住,要表演节目。(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交流,了解游戏的具体玩法,进一步对游戏产生兴趣)

3.师生共同制定本次游戏规则。

学生讨论制定出游戏的规则,教师总结给全班同学听。游戏规则:围成圈的人面朝中间,丢手绢的人跑的时候,其他人不能转头往后看,只能用手摸索。手绢丢下后,其他同学不能告诉被丢的同学。若被丢的同学发现身后的手绢,被丢的同学立即起身去追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幼儿则迅速跑到被丢者的位置上蹲下,若丢者被抓捉,则继续做丢者或者表演一个节目。若未被捉,则交换角色继续游戏。若被丢的同学未发现身后的手绢,被丢手绢的人捉住,要表演节目。(节目可以是唱歌、跳舞、或者背古诗等)(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共同参与游戏规则制定,让他们体验合作的乐趣。引导学生遵守游戏规则,锻炼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分组游戏,体验乐趣,体会意义

1.男女生分组进行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教师提出要求:在玩游戏的时候,同时想想丢手绢的游戏有哪些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游戏,在游戏中体会游戏的意义)

2.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适时提醒学生遵守游戏规则,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勇敢的在同学面前表演节目,锻炼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fb7425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