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语文作业的创新与发展

2023-01-15 13:3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双减政策下语文作业的创新与发展》,欢迎阅读!
语文,作业,创新,政策,发展

双减政策下语文作业的创新与发展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学校、教师、家长必须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不得布置超过国家课标难度的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改作业;教师不得参加校外有偿补课等等,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得安排纸笔考试,不布置书面作业。

对于国家政策,每位教师都要自省自查,避免碰触红线,还要把国家政策精神落实于行动上。因此,这要求作业要少且精。

那么教师该如何响应政策精神,布置创新的少且精的作业呢?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将阐释我的亲身经历分享我的观点。 一、多元高效的作业架构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研究教材,根据单元学习目标,分析其单元中的知识目标,方法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先确定单元的作业。再细化到课时的作业,注意单元与课时的联系,实现作业的整体性,避免重复的作业。

比如:八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包含了四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梦回繁华》。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

1、学习说明性文章,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2、了解说明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特征来说明事物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增强思维的条理性。

4、增强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建筑、园林、绘画艺术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


5、引导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根据单元目标,我首先设置了本单元之前的预习作业,大概10分钟左右完成。先自己做一下说明文的思维导图。

每讲完一篇课文,我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摘抄例子,填充思维导图,例如举例子,哪句是举例子,举例子的特征是什么?最后教师在进行作业检查,评价总结。

本单元结束后,我设置了一篇小作文,请同学们去找一找特殊的建筑,可以是南方的竹楼,也可以陕西的窑洞,从他的位置、外观、用途来写一写。这样保证作业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二、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

实践性、操作性、体验性的作业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探究、口语交际等能力,更会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所以教师应该避免单调的抄写背诵作业,采用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 对于语文的基础作业,生字词的掌握,古诗文背诵。我把学生分为六组,每组做一张基础知识卡片,自己出题,然后把六张卡串联起来,同学们当做游戏闯过六关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励。

对于文学常识的作业,做成小比赛的形式。

要求学生写读书感悟,思维导图,美文随笔,创新作文。

作文不仅要求写,还要求学生评作文,学生当小老师,互评作文。 面对名著的学习,作业布置更要联系时代,别出心裁,吸引学生注意。比如:加入武松有了朋友圈,他会给孙青和张二娘如何备注,这两个人和他什么关系?

争取寻找多元,开放,创新的作业形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050edfa35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