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评课稿

2022-04-26 06:05: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象的耳朵评课稿》,欢迎阅读!
大象,耳朵

语文教学,要识字写字,要流畅朗读,要理解内容,要领悟内涵,要抓学习运用,要……太多太多的任务,课堂上,似乎什么都要抓住,但课后却发现,什么都没有落实。然而面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我更是茫然。时至今日,聆听了谢秋萍老师执教的《大象的耳朵》一课,我顿感领悟:原来低年级语文可以这样教。

一、课堂导入,智慧与情趣并存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谢老师在《大象的耳朵》一课教学中采用猜谜导入的方式,随后又让学生们根据大象图片说说大象耳朵的特点,引导学习生字,为此,学生们的学习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课堂教学也顿时活跃起来。紧接着,出示猪八戒、向日葵、小孩等图片,学习耷拉一词,并能运用其说话。因此,不仅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运用说话训练,还十分自然地引入《大象的耳朵》一课的学习。这样的课堂导入,融智慧与情趣一体!试想,我们在设计课堂的导入时,也能有着这样的别具匠心呢?也能让孩子们的兴致盎然呢?也能让我们的同行们眼前一亮呢?

二、识字环节,智慧与方法并存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谢老师在《大象的耳朵》一课教学中非常重视识字教学。她在引导学习耷拉一词后,指导学生朗第1自然段,学习多音字扇和似在教学时,老师善于进行勾连整合课文内容,引出课文里另一个带有的句子(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增强学生的识字情趣,并且又设计了相应的句子让学生进行认读,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好地巩固了识字。在教学竿字时,谢老师从字形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偏旁,让学生初步理解偏旁与字义的关系,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很好地促进了学生有意义的建构,很巧妙地教会学生杆、肝、玕、忓的认读。当然,在学习舞、烦时,结合汉字演变,运用图形,增强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多种识字放法的综合运用,我不仅感受到了谢老师的教学智慧,也让我更深切地明白:低年级语文的识字

教学不仅仅是局限于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也不仅仅是局限于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那么简单,那么枯燥。原来,识字教学也可以这么有趣!

三、阅读教学,方法与情趣并存

低年级的课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识字写字,还要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纵观谢老师执教的《大象的耳朵》一课,我觉得阅读教学方法有新意。第一,引导概括故事内容有法。谢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串联课文内容,她先让学生找出大象对自己的看法的三个句子,紧接着借助图文结合的思维导图和……后来……最后等表先后顺序的词语,很好地训练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第二,引导朗读问句有法。谢老师在让学生找出问句后,让学生明白认识问号,表疑问;紧接着,教会学生句子中语气词的作用甚大,让学生明白读好问句,语气词不可小看;最后,引导学生体会其他小动物会怎么问呢?这个时候,谢老师很巧妙地运用了情景表演的教学法,一边让学生进行猜想,一边让学生大胆地去展示自己,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言语智慧。的确,在训练学生说话的同时,很好地有效地让学生明白读好问句,语调要上扬。在层层深入之后,老师总结出读好问句的方法——小问号,表疑问,语气词,要读好,心里想,调上扬。简单明了的三字歌,学生们自然是学得兴味盎然。这样的语文课堂,孩子们不仅爱上了朗读,也一定会爱上阅读。阅读点亮人生,我们语文阅读教学是否也应该如此?关注方法!关注情趣!

这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这是一节充满情趣语文课;这是一节充满智慧的语文课。真真正正,我已然明白:榜样就在身边,我定更加努力。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如今,我们更是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充电。的确,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养,才能更快更好地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聆听了叶老师的课《大象的耳朵》收获颇丰。堂上亮点频频,精彩不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让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课文、随文识字值得学习。

一、创设情境,品词朗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言的形象色彩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表达出来。老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反复读,读出了大象耳朵“大”的特点,读出小兔子看到大象跟自己耳朵不一样的“好奇”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出大象“我生来就是这样”的自信到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病,于是竖起耳朵,最后通过对比朗读、反复诵读,读出大象竖起耳朵后的痛苦和最后还是耷拉着的幸福!孩子们水到渠成地得到了一个道理“别人是别人,我是我”

在品词析句想象补白大象和小动物们的对话,体验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说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是有毛病的这一环节。老师先让大家找出大象和小动物们都说了什么,然后分角色朗读,分析小羊“也”这样说,得出其他动物说的也是大象的耳朵。体验了大象的心理变化过程,先耷拉着耳朵、后来竖起耳朵,最后还是耷拉着耳朵。通过具体创设环境,把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逐渐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石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把读书作为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活动,以读代讲,“读”“悟”“悟”“读”“悟”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悟”中提高自己,认识自己,形成读书的能力。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随文识字,学有所得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从教材的编排上看,识字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集中识字,二是随文识字。识字教学的原则是“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因此,教材课后的生字表列出两类生字,一类是要求认识的,一类是要求会写的。识字不是靠一时集中的效率,而是在不断反复认读中记忆和理解的,课文读多了,自然也就加深了对生字的印象。




以往的识字教学中,我通常会不由自主地把生字从课文中提炼出来,专门用一节课学习生字,这样一来,生字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算学生学会了生字也未必会用。叶老师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玩中学。老师先是用别出心裁的板书吸引孩子们认读词语,既学习了生字,又学习积累词语,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层次。接着通过“摘桃子游戏再一次让孩子们认识本课生字。孩子们不仅学会识字,还能理解这些动词的细微差别,做到了寓教于乐。

聆听了叶老师的公开课,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位教师“教”容易,想“教好”不容易。本次教研活动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有了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意识,有了要用知识完善自我的想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向优秀的老师们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这是一节随堂听的课,教者是借班上课,课前老师也做了一些准备,听说明天还要去区里参赛。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重,切实和教师平等交换意见,利用第三节课课后时间,我和教者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交流的基本出发点就是鼓励为主,建议为辅。毕竟这是一位年轻的教师,上课的热情很足,可以看出对这节课还是比较上心的,准备了课件和图画,又是借班上课,足见她的勇敢和成长的渴望。对于这节课,我给予了四个方面的评价。

一是学生学习方面。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参与面广,每一个孩子都跃跃欲试,都能自由平等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虽然学生年级小,但不乏知识渊博、勇于发言的孩子。尤其是那个叫马兆轩的同学,让我们记忆犹新,他的语速较快,思路却非常清晰,非常有条理地说出了自己对兔子耳朵竖着和大象耳朵耷拉着的见解,让全班同学羡慕,也让老师们刮目相看。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都是不错的,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大象的心理状态。应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前后桌同学对课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对于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为孩子创设平等交流的空间搭建起平台。

二是教师教学方面。教师基本功非常扎实,板书字迹漂亮有体,让人看了有美的享受,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始终保持着对学生的普遍关爱和宽容鼓励,促进了学生的阅读、思考和交流。教师的语言富有抑扬顿挫,表达流畅清晰,课堂指令下达准确,评价语言具有激励性,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对表现最好的两个学生采取了告诉老师你的名字的方式,给予孩子很大的自信。课堂注重朗读训练指导,采取默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示范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始终沉浸在对文本的感受和对童话中人物的理解中,尤其是教师在指导读出肯定语气时,读“一定”这个词和“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时候,教师的示范作用得以发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耷拉的耷的时候,注意指导学生记忆方法,在阅读中始终有明确要求,如,借助拼音自读、圈划读。在问话方面注意区分了自言自语和其他问话语气的不同。

三是课堂性质。课堂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了人文性和工具性。工具性就是让学生能够在语言知识的积累方面打下基础,在字形、字音、语气、自我表达方面都有所体现,在人文性方面就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这一课文主旨,学生也都能够谈出来,说明这个目的达到了。课堂容量适中,二年级孩子能够适应,他们在整节课中一直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这篇课文是第七单元的课文,第七单元共有四篇课文,主要围绕改变这一主题,比如《青蛙卖泥塘》是因为改变不断变好,比如《小毛虫》《蜘蛛开店》是因为不断努力,耐心等待,而逐渐成长的,而《大象的耳朵》是告诉我们不要盲目改变的。教者仅仅围绕课后习题,在朗读和问句上下了功夫。

四是课堂文化。教师能够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对学生充满关爱之情,小心呵护他们发言的热情,积极鼓励,及时肯定,让课堂里充满良好的学习氛围,教者能够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表达力,建构他们的理解力。教师积极创设情境,采取课件、图片和语言等多种形式,营造了帮助学生学生的客观环境,让学生实现了主动发展。

建议:

1.加强教学目标的设定。一是要考虑在单元中课

文的地位,由于是借班上课并且还没有讲到这篇课文所以这里无法去深入分析与安排。二是要结合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设定本课目标。在本课目标中,重点进行了朗读训练,和重点句子的理解,但在书写方面有所缺憾,课堂中只有一次书空,其余未见书写练习。二年级书写仍然是一个重点,不能因为强调阅读就忽视了书写训练。

2.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在课前的准备上,要更加充分,一是在课件演示中,有一页幻灯片没有展示出来,据教者自己说是被删掉了,所以在演示中出现了忙乱,也让后面的内容提前暴露,不得不直接往下学习。二是在板书中,教者遗漏了两处该板书的地方,后来又和学生们共同补写了板书。这两个问题,破坏了授课的整体节奏,也打断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整体学习效果。三是一些问题、字词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可以帮助节约课上时间。

3.注重小组合作实效。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教者设计了合作交流任务,明确了合作交流目的,但在时间上却仅仅给了一分钟时间,就匆忙请学生回答问题。并且只是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其余问题,没有反馈。而是直接继续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真正发挥应有作用,具体合作任务没有全部完成,也没有对表格所填内容进行全面小结。

4.不可忽视教学伦理。在每一部分具体时间分配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什么这个问题叫了3个学生回答,那个问题叫了2个学生回答,为什么这个学生得到掌声,而那个回答得更精彩的学生没有得到掌声,这是需要思考的,这样的思考既体现了课堂的规范,又体现着教学的公平。教学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教学伦理也需要有所考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5c83f7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c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