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古诗词群文阅读中的历史典故

2022-07-21 03:16: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议古诗词群文阅读中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群文,历史典故,古诗词,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议古诗词群文阅读中的历史典故

作者:陈小平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16

【内容摘要】在唐诗宋词中,用典,是作者常用的表现手法。所谓用典,就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通俗点说就是,引古事来比今事,以抒发作者的情怀。套用一首诗即是去用前朝事,来说今人愁。欲说却不尽,故向古人求。其作用可起到言简意赅艺术果,增强作品……

【关键词】古诗词;群文阅读;历史典故;借古讽今;借古抒怀

唐诗宋词中,用典,是作者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用典,就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通俗点说就是,引古事来比今事,以抒发作者的情怀。套用一首诗即是去用前朝事,来说今人愁。欲说却不尽,故向古人求。其作用可起到言简意赅艺术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古典诗词中的用典,形式上基本有三种:借用历史典故,化用历史诗句以及借用神话传说等。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有许多的古诗词借用了历史典故。这些诗词借用的历史典故,大多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評述历史,借古讽今 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中三、四句借用了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 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天下,史称楚汉相争。在连续五年的征战中,项羽由强大转为衰弱。在最后一战中,刘邦的主将韩信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项羽经过浴血奋战,也没有改变败亡的局势,只好连夜带领八百人马拼命突围,直逃到乌江江畔。乌江亭长劝他立马上船,以图东山再起。但他执意不肯,自言无颜见江东父老,被迫自刎而死。李清照用这个历史故事,赞扬了项羽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宁死也不苟且偷生的英雄气概。无比忧愤地谴责了南宋小朝廷在金兵大犯之际仓皇南逃,只顾保全自身性命而不思北上的无耻行径。 又如:杜牧的《泊秦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a7a4ef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