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祠导游词

2022-09-05 13:14: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苏祠导游词》,欢迎阅读!
导游词,苏祠

三苏祠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东坡故居观光游览,我是你们的讲解员小于,们今天参观的是三苏祠,它是位于成都市西南眉山市城郊,分别距成都,乐山80千米。我们的游览线路是三苏祠的大门、正殿堂、启贤堂、木假山堂、济美堂。

三苏祠原是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苏家世代在此居住,而三苏故居改宅为祠则是在明代洪武元年。它是一座富有四川特色的古典式园林建筑,有“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之称。祠内收藏有“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表忠观碑”和“罗池庙碑”四大名碑的金石碑文,今天的三苏祠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三苏祠的大门,相继映入大家眼帘的是陈列三苏塑像的正殿堂、启贤堂、木假山堂及济美堂庭院建筑。文化特色主要是以优美的园林景色与浓厚的文化气息相结合,使我们在清新的氛围里感受名家的魅力。大家请看这副对联,这是清代张鹏翮所题: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在历史上对它的解说是多样的。有人说苏氏三父子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中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最为有名,而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正殿堂,与我们相对的是苏洵,他以文论见长;这位是苏辙,他以策对称雄;另一位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苏轼,他集各家之长,诗、文、书、画无所不精,一时独占北宋风流。苏轼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他即善于诗、记、文、赋,又长于书法、绘画,所取得的成绩卓越,誉贯古今。

苏轼是三苏之中命运最多难的一个,却也是赢得后人最多崇敬和爱戴的一个。大家都在讲苏轼被贬黄州的故事,那现在我就和大家讲讲小苏的少年趣事。

这就说道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她出身官宦人家,性格中有果断的一面,也有仁慈的一面。小于接下来讲的内容请父母们注意了,话说有一天程夫人带着十岁的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汉代的官员,铁面无私,得罪了很多权贵,被人诬告送上了刑场。临刑时他告别妈妈,他说,母亲大人儿子不能尽孝,要追随黄泉下的父亲,希望母亲不要过悲伤。范滂的母亲怎么回答,他母亲说,一个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呢?你为了理想舍弃自己的性命,我这当妈的支持你。苏轼听后对他的母亲程氏说:母亲,我希望长大以后也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各位思考下,程夫人怎么回答。程夫人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程夫人这巧妙的回答带给了苏轼深思,也可以看出程夫人才华横溢。

苏轼的一生除了有位仁慈聪慧的母亲,也少不了良师与益友。大家知道,轼科举考试为什么只能得第二名吗?大家有了解苏轼去京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最后获得进士。在此段时间,苏轼遇见了他的老师欧阳修,这个欧阳修在批改苏轼的科考文章时刚想拿起笔准备给他点第一名,这笔拿起还没落下去,到底姜还是老的辣,老头有点思想,琢磨这文章写得也太好了,这谁写的,琢磨琢磨想来想去,老头有点得意,这么好的文章别人写不出来,肯定是我的学生曾巩写的。我当然是天下第一了,我的学生起码是天下副第一,老头一想这问题很严重啊,相当严重,我要给我学生点个第一名,将来传出去岂不是师徒之间互相串通、私舞弊?我的名声跟我学生的名声都会受到重大的创伤,不能这么办啊。我可得忍痛割爱、大义灭亲。老头就点了个第二,觉得自己做了个好事,他想曾巩是自己的学生,应该跟自己的想法差不多。其实曾巩根本就不感谢他,因为这跟曾巩


八竿子打不着,曾巩既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二名。苏轼写了个第一的文章,却被点了个第二名,冤死了。

苏轼的才华也并没有因此被掩盖,在这个第一名的文章里藏着一个典故,阳修也为此而翻阅自己的所有藏书,但任未知结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c5e6150f111f18582d05a4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