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2022-08-06 18:05: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鱼我所欲也,反思,教学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原创: 郑标工作室张玉婕 太和三中 张玉婕

带了几届学生教了几遍《鱼我所欲也》一直是明白中糊涂糊涂中明白。

一年一个感受今年在教这一课的时候大家又讨论结合我在讲课时的感受把今年的思路整理出来以备以后上课参考。

首先是字词关。

我们九年级语文组在一起讨论了这么几个 词:“有甚于”、“由是”、“则”“羞恶之心”。

“有甚于”的解释一是“超过”一是“有的比……严重。”按照以往的解释是“超过”今年大家在查相关资料的时候认为“于”是“比”“甚”是“严重”这样翻译“所欲有甚于生者”就是“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也是通顺的。按照原来的解释是“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学生更好理解一些。

在讲这一点的时候我把两种方案都给了学生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明白语言是需要思考的只有思考能带给古代汉语最好的解答。

学生知道老师也会在这些句子上出现问题也很高兴不再气馁了。

1 3


“由是”我们讨论的结果是“采用某种方式”或“按照某种方式”或“采取这种手段”或“采用这种手段”。我的观点是“是”在古代更多的解释为“这、这样”我告诉学生可以翻译为这几种方式以及我的观点和根据。

“则”有两种理解一是“如果”;一是“却”。目前我们多数教师倾向于“如果”。“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解释为“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而接受它。”

“羞恶之心”在读音上出现了问题一般读成”_iū wù “ 我自己读成了“ _iū è”

这是今年部编本教材新的改动经过查证信息“羞恶之心”应理解为“对自己犯了错误觉得羞耻和对别人干了坏事感到憎恶的心情”。

在讲述论证思路的时候我抓住几个词语。

文章由类比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接着讲道理先讲述舍生取义这一类人的观点这一观点的句子抓住三个词“有甚于”、“生”、“死”。作者用有甚于连接“生”“死”两种情况。

同样道理在假设论证的基础上用“莫甚于”连接生死接着用“由是”强调“舍生取义”之人的做法最后得出结论: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 3


第二段作者举例论证。需要点出的是“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中“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这几句需要重点讲解引导学生理解。

这样《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的难点得以解决。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d67440182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1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