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趣味教学古诗词四法

2022-09-15 15:1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趣味教学古诗词四法》,欢迎阅读!
古诗词,教学论文,趣味,语文,初中

趣味教学古诗词四法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吟诵品味诗词中悠长的韵味,自然是一种绝妙的享受。

读古诗词首先应“知人论世”,即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诗人的生活环境、诗词作品创作的背景(时代的兴衰、社会习俗、作者当时的遭遇),还要对诗人的其余作 品有所了解。这样就会把诗词放到广阔的历史空间,便于把握作品的风格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此基础上再对古诗词进行理解和把握,会更透彻、更准确。在这个前 提下,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解读古诗词,会让读者更加快捷、更加迅速地走进古诗词,深刻体会诗词深邃的意境, 富有趣味性。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学生一定会趣味盎然。

方法一:以诗译诗

以诗译诗就是把古诗词译成现代诗词(不是译成白话文)。译成以后的现代诗要力求押韵,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可以把有些字的意思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 要力求把诗人所要表达的那份情的感动、理的感悟和美的感触表达出来。将古人的格律诗今译,赢得一片喝彩的,莫过于翻译家兼诗人绿原对王翰《凉州词》的翻译:

原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摧。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翻译:酒,酒,葡萄酒!

杯,杯,夜光杯!

杯满酒香让人饮个醉! 饮呀,饮个醉——

管它马上琵琶狂拨把人摧! 要摧你尽摧,想醉我且醉! 醉了,醉了,我且枕戈睡。 醉卧沙场,谁解个中味? 古来征夫战士几个活着回? 再如对曹操《观沧海》的翻译:

策马东来,登在碣石上。我饱览这大海的壮观!

水波澹澹,突兀耸立的山岛呀,最先跃入眼帘。 山岛山——百草丰美。树木浓繁。

虽然已到秋天,它们仍生意盎然,

看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

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 都是大海吐纳的小小弹丸;

天上的银河啊,星光璀璨。

它们都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 啊!

今日我观赏大海。真是幸运到了极点。 且让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 方法二:与人物对话

与人物对话就是穿越时空,发挥联想和想象,与诗词的作者或诗词中的人物说话。可用第二人称直接说:你呀,诗人啊,你…… 尽可能想象合理的细节,比如景物描写、心


理描写等、外貌描写等。与诗人对话可结合生活体验,变换角度,写成一首与诗人直接对话的现代诗。甚至可以以书信的形式与诗人对话。

如读了杜甫的《春望》,一位读者以直接对话的方式写了下面的作品: 又见春天

——致杜甫 杨柳枯了又绿了 花儿谢了又开了 白发的诗人啊

你寂寞的心何日充盈

你眼中的泪花能变成莹莹的露珠吗?

但愿那布谷鸟的叫声化作柔柔的催眠曲唱给你 你没有理由再叹息,那令你梦里心悸的烟火 如今,只是一道风景

你渴盼的家书正飘在三月的桃花里 你也不用再为那不胜簪的白发而伤感 它是从唐朝飘来的一缕诗香 方法三:改写成散文

古诗词改写成散文,从形式上说,就是把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改成句式长短不一的散文。通常要运用工笔细描的方法,就是在准确理解唐诗内涵、把握唐诗情感基调 的基础上,用自由活泼极具表现力的语言,努力营造出优美的意境,描写出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形象,在散文化的形式下,体现诗词的意境、韵味和形象。

用语上要求精练、生动和形象,但不必像作诗那样刻意求工。内容上要能准确地理解诗词的内蕴,把握诗词的感情基调,要塑造出生动可感的形象。通过对古诗词的改写,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可以让自己的作品平添些许诗意,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

例如对辛弃疾《西江月》的改写:

西

什么使枝头巢中早应安睡的乌鹊局促不安?是什么使不愿入眠的蝉儿叫个不停?天上是一轮皎洁的明月,耳边是阵阵徐徐而来的清风,或许。那些乌鹊和鸣蝉将这夏 末的夜晚当成了白天。遭受贬斥,在家隐居多年的辛弃疾走在这乡间的小路上,心里的种种不快已被这清幽奇丽的景色化解,就想一些愉快的事儿吧!突然,一阵清 风送来了沁人心脾的稻花香味,保准又是丰收年,乡亲们可以过上几天舒心日子了,诗人似乎看到了乡亲们的张张笑脸。想到此处,诗人不由地笑出声来,四面蛙声 骤起,似乎在为诗人助兴。 夜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一轮明月几点星光,一片乌云飘来,顷刻间雨点就砸到了诗人穿头着单薄的背上。糟糕,今夜倒霉,对了,前面不远处土地 庙旁在座乡村客店,就到那儿避雨!于是,诗人迈开大步急急奔走,转过小溪,跨过竹桥,到了,终于到了,但是诗人身上早已淋了个透。客店主人看着诗人头发上 不停下滴的水点,不由得哈哈大笑:“稼轩先生,你湿透了,可是今年的丰收保住了。笑声,在客店的人群中“传染”,在夏夜的寂静中回荡。

方法四:编演课本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活动式教学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普遍喜爱。编演课本剧就是一种活动的方式。教师应先给学生讲清剧本的写作要求,发动学生自行改编、自行排练和演出。开始教师可以具体细致地指导,渐渐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过一把“演员瘾”。


如根据《石壕吏》改成的剧本(注:该课例引自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

剧中重要情节的表演设计:

捉人的吼叫声喧嚣;“吏”蛮悍、凶暴、捉人;老翁匆忙翻墙躲避。 吏捶门打户、吏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找不到一个男人。



老妪泣诉:“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

吏不相信,老妪拿出信来给吏看。

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



吏威



吏凶狠地追问道:“‘乳下孙’?吃谁的‘乳’?

老妪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



吏仍不肯罢休。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10a0927b6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