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夏目漱石《心》

2022-04-05 15:05:4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夏目漱石《心》》,欢迎阅读!
夏目漱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夏目漱石《心》

作者:穆牧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0

要: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个人服从集团的利益,而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主张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夏目漱石后期代表作《心》中出现了明治精神这一概念,他对于急功近利的明治时代并没有太多好感,他用作品对以个人主义为导向的西方文明进行质疑。《心》中所阐述的明治精神是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冲突之下自我本位的迷失,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缅怀的一种精神层面的写照。 关键词: 明治精神;个人主义;自我本位;文明开化

作者简介: 牧( 1984- ,江苏南通人,苏州市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公共学科部党总支书记、日语讲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0-0-02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的文坛巨匠,长篇小说《心》是夏目漱石后期的代表作品。作品所处的社会环境,是由明治时代过渡到大正时代的转型期,也是东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碰撞的时期。作品描写了知识分子在两种文化冲击下的空虚、迷茫的精神世界。西方文明所带来的崇尚自由、民主的个人主义,使人们传统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小说中,明治精神是对作品人物形象的高度概括,刻画了日本知识分子在社会大变革中的精神风貌,也是夏目漱石对于当时出现的个人主义与传统道德之间的矛盾的反思。 .《心》中的个人主义

明治时代之前的日本受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影响,占据日本的还是集团主义,日本传统的封建体制还是以特定的权力者为核心的,存在着强制统一的人际关系。个人主义是随着明治时代文明开化而来,它对日本的影响是深刻的,在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这种个人主义既与日本传统的国民道德相悖,又与明治时代的精神相冲突,夏目漱石的《心》就是描写了在这种冲突中,由于个人主义的破灭而导致的悲剧故事。 夏目漱石所提倡的个人主义的根基是自我本位,是一种在尊重自我个性的同时尊重他人个性的高尚思想。他认为人在为了生存而努力奋斗的同时,促成了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国家的发展是在充分尊重个人的权利和提高个人的认识水平、道德准则下得以保障的。当然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是共生共存的,没有义务作为前提,就失去了行使权利的价值。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应该彼此敞开心扉、开诚布公,应脱离俗套的社交模式而相互往来。在夏目漱石看来,明治时代是一个让人不安和焦躁的社会转型期,西方的文明开化中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11051f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