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性善论与性恶论

2022-10-21 22:06: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看待性善论与性恶论》,欢迎阅读!
性善论,性恶论,看待,怎样

怎样看待性善论与性恶论

人性论是贯穿整个中国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核心内容是:人的本性是什么?以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一、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区别

1 时代背景不同:孟子处于春秋战国战乱时代,社会风气很差,孟子为了改变这种社

会风气提出了性善论。告诉人们性本善,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欺骗。荀子处在战国末期,秦统一全国的形式下到处打仗,民不聊生,让人对人性绝望。看出了成王败寇的本质,社会现实趋向恶化。为使人们向善必须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意识里的缺陷,加以改正,所以,提出性恶论。

2 根源不同:孟子认为人性不受后天影响,而是由先天的良知决定的。这些良知是先

天未接受社会实践的本能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荀子的性恶论源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如果任其这种本能发展,不加节制,就会发展为战争等邪恶事件。

3 对性概念的界定不同: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荀子以严

厉的眼光审视人性,不相信人能自我完善。孟子立足于他的仁政思想,荀子立足于现实情况。

4 关于修身问题的不同主张:孟子强调心性本心和人的内心修为,“仁”是他的核心

概念。重视修养、自我反省的作用。荀子主张本能欲望,强调外在的礼仪规范,“礼”是他的中坚术语。重视学习、教育培养、社会约束。

5 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孟子把食色与仁义看作先天的人性;荀子则认为人性与好

恶、利欲等情绪欲望有关。 二、同一性

1 都属于人性问题思考范畴,都以人性为出发点。

2 对于人性的思考有相同的共同点。都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先天的,与后天习得没有关

系。

3 共同的人性基础----孔子的人性观。认为人性的差别来源于后天的习染,这是注重

社会实践的观点。

总之,孟子与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关于人性的解释都是不完整的,它们互相对立却又相辅相成。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我们都应该辩证地看待它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983b25e2bd960590c6777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