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我见

2022-10-21 22:06: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我见》,欢迎阅读!
性善论,性恶论

“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我见

11历史 莫跃勋

“性善论”与“性恶论”是关于人性的两种不同看法,在中国最著名的是同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孟子和荀子。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们对于人性的看法虽截然不同,但追求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引导人们去恶向善,拥有良好的品性修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在我看来,他们在所处的时代下能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观点都是非常伟大的,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我选择支持哪一个的话,仅从我个人的理解和情感出发我更支持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理由如下: 首先,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以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得出人了“性善”的结论。 而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认为孟子所谓的人的“四心”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善”是人类社会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共同达成的一种社会观念,也就是“善”是“人为”的不是“人本”的,与人的“本”相距较远,不太有说服力。而荀子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去说明人由本能使然就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做出恶行,恶是人与生俱来的,这更接近人的“本”更有说服力一些。

其次,从人类社会出现的各种现象中,使我更愿意支持荀子的性本恶。人性中的贪婪、自私,麻木、冷漠使得人们时不时活在一个弱肉强食,自相残杀,残酷无情的社会中。受过“善”教的人还会有战争、杀戮、掠夺、暴力、强奸、贪污、受贿、、人类的种种恶行,无不说明人性的本恶。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如此多的由恶性带来的恶行,“善”才显得如此的珍贵。社会才会如此重视教育教导人们“弃恶扬善”,重视法律法规的建设以“惩恶扬善”。社会中有善行,但我想他们的“善”正是在得益于后天的教化才形成的,而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性。社会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稳定,也是由于本恶的人性受到了社会达成的共识制约,而不至于恶行泛滥。若对恶性的制约不力,那社会将会限于动荡混乱之中,恶行四起。

再次,从个人的身心,和感受出发,我也更支持荀子的性恶论。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我想他是不知何为善也不知何为恶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得到人类社会的各种有关善的教化影响,他一旦踏入人类社会,不用教他凭本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做出恶行来,这个“恶”是因为他不懂得人类社会规则,损害了他人。他在人们眼中就“简直不是人”是“禽兽”且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兽性大发”“作恶”。而在现实社会中的我们,谁能说自己与生俱来就没有“兽性”呢?有“善心”的你又能保证自己的“兽性”不会突然爆发,酿成恶果吗?因为这种“恶”的存在,它潜伏在我们的生命里,所以我们才需要加强身心修养,使我们


的理性能够克制“兽性”的爆发,避免恶行的发生。这种理性的克制,只能避免我们少作恶,不敢去作恶。不作恶不等于发自“善”而是惧怕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法规的制裁。对于行善,很多情况下我们虽有善心但总是显得无能为力,只好“量力而行”,因为“善”与我们的“本性”相去远些。很多时候对不少人来说干什么都行,千万别“作恶”就对得起自己了。

最后,我更青睐荀子从人性本恶的理论出发逆着人性去修善,去加强自我的身心修养,抑恶向善,从而具备良好的品性。在我看来“恶”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带来的,它潜伏在我们的身上并伴随着我们一生。正所谓“三年学好三天学坏”“千年修道,一念成魔”“学坏容易,学好难”“作恶不用教或作恶一教就会”。因此我们要勇于面对潜伏在自己身上的“兽性”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加强道德修养,加强自我约束,抑制恶性,建立善性。从而使自己向人生的更高境界迈进。

综上所述,对于人性的善恶观点我个人更愿意支持“性恶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77e305767f5acfa1c7cd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