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与妻书作文

2024-02-09 20:30: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武与妻书作文》,欢迎阅读!
苏武,作文

留别妻

两汉:苏武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苏武曾经是汉武帝的中郎将,当时汉朝和匈奴连年征战,匈奴先后扣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十余人。公元前100年,匈奴向大汉示好,要放回扣留的汉朝使臣。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送还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并迎回汉朝使臣。临行前夕,苏武依依不舍,写下了这首伤感的诗。

诗歌前四句“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写夫妻恩爱,两情不移。

“结发”指的男女成年,古代男子20岁束发加冠,女子15岁束发加笄。男子女子在成年后结为夫妻,自结为夫妻之后,两相恩爱,从无猜疑。三四两句,“嬿婉”指的是两情欢合。欢乐只在今天晚上,两情欢好要趁这美好的时刻。虽未明言离别,但从欢娱燕婉,仅有今夕的描写中,已透出夫妻即将分别的信息。

诗歌五到八句,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写得是离别前一晚,夫妻话别。

“征夫”是即将远行的的人,“远路”指代前方的路,可能是苏武前往匈奴的路,远征人心里老惦记出行的事,起身看看深夜到何时?“参辰”是星宿的名字,参傍晚时出现于西方,辰在黎明时出现于东方。黎明已经到来,到了不得不分别的时刻。

虽然有很多不舍,但是王命在身,只能把个人的情感置于大义之后。

诗歌九到十二句,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写得是黎明分别时


的场景。“行役”奉命远行,“生别”指生离。奉命远行上战场,两人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紧握双手长声叹息,生离别啊泪更多。

此次分别后相见之期遥遥无期,怎能不令人泪洒滂沱呢。柳永曾经写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千古名句,和“泪为生别滋。”有异曲同工之妙。

世间有太多无可奈何,渴望相聚却不得不洒下离别的泪水。

诗歌最后四句“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写得是两人的誓言。

“春华”是青春时期,努力珍惜青春,不要忘记欢乐的时候。如果有幸能活着,一定会回到你身边。如果不幸死了,也会永远想你。

前途未朴,生死难测,能够做得也就是珍惜过去的美好生活。妻子殷勤叮嘱,不要忘了我们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丈夫立下誓言,一定努力活着回来见你,即使不幸遇难,也会永远将你藏在心里。

读到这首诗,总是会想起林觉民情真意切,字字泣血的《与妻书》

林觉民是一位革命党人,天资聪颖,受到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关心国家大事,加入一些学生爱国组织,宣传爱国思想。

1905年,林觉民迎娶大家闺秀陈意映,两人走在一起,夫妻感情融洽。

林觉民并没有沉醉于温柔乡中,忘记自己的志向,他依然投身于革命事业中。1911年参加了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并英勇就义,《与妻书》是他在参加起义前写给妻子的书信。

这封书信蕴含着林觉民对妻子的不舍,对过往的眷恋,对分离的无奈,对革命的坚守。他本来可以和妻子白头偕老,但是在民族存亡之际,他选择了牺牲小我,毅然投身革命。国家大义、民族气节赋予这封书信灵魂和悲壮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4759404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6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