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方案】题西林壁示范教案

2022-10-18 00:1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方案】题西林壁示范教案》,欢迎阅读!
西林,上册,人教,教案,示范



《古诗三首》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这三首古诗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专题进行编排,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三首诗描述深秋时候,黄昏江边的景色、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和雪梅的特点,重点关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作者在古诗中表达的感情,三首诗分别写出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目标

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蕴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借助学习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学法复习

1.导语:同学们,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在西林寺上的一首诗。 2.板书课题。




3.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复习古诗学习的步骤。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播放音频:【情境课文】题西林壁课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 2.解诗题:如何理解题目 “题西林壁”? 3.知诗人,简介苏轼。

4.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缘”

5.学习生字“题、侧、峰、庐、缘”指导书写:“缘”书写时左上边撇折和横撇相接,下边弯钩在首撇上起笔,左边两撇中下撇要长。

6.辨析多音字“横”。 7.朗读反馈,划分节奏。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播放视频:【情境课文】题西林壁(诵读版),感知课文整体意境。

2.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板书:变幻莫测

3.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板书:千姿百态

4.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5.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6.诗的后两句蕴含哲理,它启发了人们什么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c1c3a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