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等奖】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棉花姑娘》教学设计(第1课时)

2022-06-11 15:58:0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市一等奖】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棉花姑娘》教学设计(第1课时)》,欢迎阅读!
课时,下册,教学设计,人教,一等奖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分析

1.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和偏旁“大字头”,会写“奇”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角色对话,并能分角色进行表演。

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拓展说话。

4.了解不同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棉花姑娘》一文,情节一波三折、人物形象生动、插图色彩明丽,学生轻轻松松就走入故事之中,能够理解其中的内容,知道燕子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吃树干里的害虫、青蛙消灭田里的害虫等等。这样的话题十分贴切儿童生活,吸引儿童的眼光,但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需要引导他们注意人物对话中的礼貌,不同身份、不同立场应该怎么作出合适的回应。因此,我把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引进课堂,要让学生从句子中的关键字词入手,多种形式朗读,体验人物对话的精妙之处。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课文以科学童话的形式,讲的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基于读的重要性,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力求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根据经验,把语文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拓展思路,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资源与工具设计

1.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棉花姑娘的图片、生字词卡片和棉花姑娘、燕子、青蛙、啄木鸟、七星瓢虫的头饰;查找资料了解七星瓢虫及人类的其他朋友——益虫。

2. 学生:预习课文,拼读生字,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小动物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PPT)用游戏法进行复习:摘苹果,看谁摘的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生字的复习,以摘苹果的游戏形式进行,避免孩子对复习生字枯燥性的反感,降低考察难度,激发孩子表现欲,创造了新课学习的愉快氛围。

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1.小朋友,老师上节课让你们在课后读课文,找找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你们找到了吗?(七星瓢虫)

2.课文哪一段写了七星瓢虫给棉花姑娘治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第5自然段) 3.这么快就吃光了蚜虫,你们想,棉花姑娘会有什么表情?课文中用哪个词语告诉我们?(教师板书:惊奇)

4.理解“惊奇”,你能学着棉花姑娘的表情来问一问这句话吗?(请学生做惊奇的表情读:“你们是谁呀?”这句话。

5.PPT七星瓢虫图片)小朋友,这就是七星瓢虫,谁能用课本中的话来介绍它? 6.资料补充:了解七星瓢虫得名原因和它专吃蚜虫的本领。

7.回顾课文,总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各自不同的捉虫本领。

8.补充资料,介绍喜鹊、蜻蜓、螳螂捉虫本领,鼓励小朋友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寻找身边的益鸟或益虫。

9.不久之后,当我们再次看到棉花姑娘的时候,她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最后这一自然段呢?(PPT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 PPT

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10.病前病后朗读比较,体会棉花姑娘的喜悦,读准多音字“恶、好、长”的音。 11. 指导读好动词“长出、突出、裂开、笑”等了解科学童话拟人的修辞手法


12.体会叠词“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作用,并进行拓展说话。 13.再次朗读,品味用词的准确,读出棉花姑娘的喜悦。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我结合一年级学生和本课的特点,使用了形象直观的课件,在朗读中,让孩子们更体会到棉花姑娘病好之后的喜悦,与在病中盼望有人来帮忙治病的渴望焦急形成鲜明的对比,比较朗读,孩子们更能体会病愈的喜悦,艰难的求治过程,更增加了棉花姑娘对七星瓢虫的“好奇”让我们在学习中了解不同动物的不同捉虫本领。在此基础上,力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三、分角色表演读。

1.小朋友,这篇科学童话中一共出现了几个角色?是的,6个角色,它们分别是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还有蚜虫。

2.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

3.小组表演后,请一组较优秀的学生上台展示。

4.想象说话:当读到最后一句话时,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表情,那就是“笑”请你们想想,此时棉花姑娘会笑着说些什么?(学生想象发言)

【设计意图:分角色表演朗读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也是体验课文内容的方式之一。童在兴奋的时候,他们会通过各种情态把课文内容表现出来。我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角色去感受,去想象,去体验,去表演,使他们得到心理的满足。这样,学生读得兴致勃勃,演得津津有味。 四、生字书写。

1.指导书写“奇”

认识偏旁“大字头”,书写的时候,注意“大”的捺变点,下面的“可”横较长,居横中线上方,最后一笔竖勾较长,位于竖中线右边。 2.书空,请学生观察“奇”在田字格的位置,仿写。 3.学生临写其它字,描红练习。师巡回指导。

4.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a280dd988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