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致橡树》教案

2022-03-20 10:0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致橡树》教案》,欢迎阅读!
文版,中职,橡树,下册,教案

《致橡树》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舒婷及其诗作。2.把握《致橡树》的情感和主题。3.结合诗歌的学习掌握诵读法。

【教学设想】

1、教学重难点:把握诗歌的情感起伏的脉络,掌握诵读法。 2、教学安排:诵读法,点拨法,对话法,1课时。

【教学步骤】

1、导入。

2、新课讲授:

1)抓住意象,感受诗境,体悟诗意。 意象:文学作品中表达情意的物象。例,玫瑰花 橡树——木棉

阳刚之美的爱人,阴柔之美的女性。 花、鸟、泉 峰、日、雨 橡树——木棉

心心相印、平等独立的爱情。 相依相恋、充满缠绵、幸福感。

2)品味语言,体验诗情,诵读表达。

前半部分,“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在语气上与“绝不像攀龙附凤的陈世美”相比有优点,有缺点。



诵读指导。

诗歌的美和情感融合在声调的起伏、节奏的缓急、语气的轻重之中。诵读就是要把情感通过声音的节奏和轻重表达出来,诵读先要熟读诗句,再进入意境,然后感悟诗情,把握全诗情感变化起伏的脉络。比如“不,这些都还不够!”这句话是应该读强一些还是稍弱一些。提问并作示范,明确:不仅要根据作者的身份,还要根据它在全诗感情发展的脉络中的位置来考虑应读重一些还是轻一些。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要语气缓慢而又高昂,读出美好的憧憬和幸福感。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是后半部分的高峰,也是全诗的高峰,要停顿有力,蓄势到“伟大的爱情”迸发出来,“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语调要低缓,读出爱的深沉。

齐诵全诗一遍,要读出情感的起伏变化,做到熟读成诵。




3、结束语:

在这首诗,舒婷既表达了她对爱情的追求,也表达了对平等独立的人格的追求,她在追求比生命还要宝贵的爱情之中,尚且不能丧失人格,人格是什么?就是裴多菲所说的人的“自由”,因此,希望大家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不媚俗、不攀附、有脊梁的、站着的人。



3、小结。

4、布置作业: 练习册。

【教学后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d65ec2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