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选下名词解释

2022-04-14 16:3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历史文选下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文选,名词解释,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文选下名词解释

(适用于成荫老师)



1《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笔记小说,原名《世说》后改为《世说新语》3卷。本书记载汉末至东晋间封建士大夫的轶闻逸事,分《德行》《政事》文学》等36篇,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其中以魏晋名士清谈为多。该书所记的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的史料,史料价值高。材料丰富生动,还可与正史互补。使笔记体例完善成熟。《世说新语》之前,虽已有东晋裴启的《语林》,郭澄之的《郭子》等,但其规范、涉及的范围,皆不及《世说新语》。自《世说新语》传世,杂记诸人诸事对后世笔记小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书有南朝刘孝标的注,现今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可作参考。



2《荀子》

子部典籍代表作之一,战国时期儒家大师著名思想家荀况(公元前约前313-238年)大多数是出自荀子本人所有,小部分出自其门人。《汉志*儒家》著录33篇,现存32篇。《荀子》总结和发展了先秦哲学思想内容涉及自然观、认识论、人性论、社会政治思想、逻辑、哲学精神与方法等多方面。集先秦诸子之大成。在人性论的辩论中,他主张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反,在政治上主张法后王,用礼、法、术来维持秩序,对法家思想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荀子讲礼的内容实质就是法。现通行的本子是《诸子集成》中清王先谦先生的《荀子集解》



3)孟子

孟子(约前372约前289),名轲,邹(山东邹城市)人,鲁国贵族孟孙氏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在政治上,孟子主张实行“仁政” 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主张实行温和的改革,反对激进的改革;主张“法先王”但不是原封不动的恢复 “周礼”,而是实行“托古改制”。认为统治者应该具有民本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人性论方面,提出“人性本善”。在农业方面,主张宽减赋税,减轻农民负担,以保证农业时间。《孟子》一书是研究孟子思想的直接资料。



4《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著,在《水经》的基础上扩充成书。书中详细著录了全国1250条大小河流的走向和经过,不仅著录了水道,而且把水道经过的山陵、城邑的地理沿革、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都做了生动而详细的记录。《水经注》集中国6世纪以前地理学著作之大成,是历史地理学、水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考古学、水利学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对地理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中国和世界地理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同时它又是一部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5《国语》

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其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从史学和文学成就看,《国语》不如《左传》。但《国语》也有较为明显的艺术特色,这就是:一、长于记言,二、有虚构故事情节。虽然


在语言上较为质朴,但从文学的发展角度来看,应该说比《左传》前进了一步。

6)楚辞

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了古代神话和传说创造的一种新诗体,由宋玉、景差、唐勒等人完善,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按其本意,是指楚人的歌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表现手法上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有不少新的突破,如在形式上,篇幅扩大,句式加长而又字数参差不齐;在语言的运用上,语气助词“兮”的普遍运用;在创作方法上,富有极大的浪漫主义色彩。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骚体“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



7《礼记》

西汉扎学家戴圣选编的一部扎学资料书,又称《小戴札记》凡49篇,为关于的论评,是礼学资料汇编性质的书。汇集了战国秦汉间儒家的言论,反映出古代社会伦理观念、宗法制度、阶级关系和儒家各派的思想等等,对研究秦汉社会政治、思想有重要参考价值。书中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内容博杂。有的解释礼经(即《仪礼》,有的考证和记载礼节制度,有的记述某项礼节条文和某项政令,有的是谈关于礼制的理论。此外,还有些篇幅是专门记录孔子和七十子的言论以及孔门和时人杂事的。宋代朱熹抽出《大学》和《中庸》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由于《礼记》全面而系统的儒家的礼治主义,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重视,影响远远超过《周礼》和《仪礼》



8《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 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书中也反映了他的历史进步观,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在人性论方面提出“性本恶” 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法来约束民众,在政治方面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书中重点宣的他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对秦及以后封建专制主义有很大影响。另外,书中还反映了他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9)《临川先生文集》

北宋王安石1021-1086的著作,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如《感事》(舒州任上)诗从经济方面描写和揭示了宋代国势的积弱;又如歌颂商鞅、贾谊的诗歌,表达了对变法的渴望和必胜的坚定信念。这些文章针对当时的时政或社会问题,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观点鲜明,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长于说理。长篇(以《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为代表)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以《答司马谏议书》为代表)则迂折而不味薄。总之,《临川先生文集》对于我们了解王安石的生平经历,尤其是熙宁变法的相关情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墓志中记载的女子资料对了解宋代妇女的生活情状不无裨益。文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为诏令奏议、序跋书启和碑志传状。



10)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1841年)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出身于书香门第,母段驯,著名小学(古汉语指文字学)家段玉裁之女。他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也是清末出现的新思想的代表人之一,诗人龚自珍在江苏云阳书院暴死,史称丁香花疑案,死因颇多猜测。


11)《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是南宋洪迈(11231202)著的史料笔记,该书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困学纪闻》是南宋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容斋随笔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书未成而作者过世,故《五笔》仅为十卷。为宋代学者洪迈穷40余年之功编纂而成,书中内容博大,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文翰,从典章制度到医卜星历,广涉历代治乱兴衷、纵横韬略、处世为人、文坛趣事、历史珍闻等,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其考证辨析之确切,议论评价之精当,备受称道。此书的学术性和可读性决不亚于任何一部史书,其中的政治历史、人物佚事、文章典籍,甚至各朝各代的制度无所不包,堪称宋朝之前的百科全书。向来为治国者所珍爱,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12)章学诚

章学诚(1738-1801年),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人。早年博涉史书,中年入京,遍览群籍。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一位杰出的史学评论家。他不仅批判了过去的文学和史学,也提出了编写文史的主张。章学诚提出了经世致用六经皆史做史贵知其意史德等著名论断,建立了自己的史学理论体系;同时还在总结前人修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书四体志辨体””等重要观点,建立了方志理论体系,创立了方志学,所编和州、永清、亳州诸志,深受后世推重;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思想,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历史学和目录学理论,从而奠定了其在清代史学上的重要地位。因其说与一时学术界好尚不合,直至晚清始得传播。代表作品为《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前者以史意为宗旨,不仅继承了浙东史学注重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而且在史学领域创立了自己的尚意史学理论体系,对清代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后世称他为浙东史学的殿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f9e138d84868762caaed5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