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微

2023-02-16 16:26: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微》,欢迎阅读!
探析,辨识,微观,素养,宏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

作者:徐光伟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9年第08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以《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为例,结合教材特点,采取让学生自主进行教材分析、让学生进行简单说课、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利用网络资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物质结构与性质;宏观辨识;微观探析;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8;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3-0079-0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能够观察、辨识物质的一些宏观现象以及从微观层面去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并形成結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1]。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最高目标[2],在化学学中要充分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人教版教材中的《物质结构与性质》一章涉及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具有的一些宏观性质。因而《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在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上有优势。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来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 一、让学生自主进行教材分析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与其用语言直接告诉学生将要学习什么,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教材,主动生成将要学什么的初步印象。在《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中,笔者课始便让学生自主对教材进行简单分析,并以讨论课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表达观点。讨论分析的内容如下:(1)教材名称为《物质结构与性质》,你直观上感觉该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通过对目录名称(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的分析,你能看出教材在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吗?(3)简单翻看第一章内容或者根据你的预习,你对教材有什么初步感受?前两个内容比较容易讨论及回答,学生普遍可以看出既然称作《物质结构与性质》,说明将要学习的是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学生在讨论第三个内容时提到,学习的内容比以前更加详细,比如以前学习的电子排布比较简单,而现在要学习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说明将要从更详细的微观结构入手进行学习。让学生自主进行教材分析,有利于学生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一定程度的初步认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让学生进行简单说课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3],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学习需要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客观上要求学生具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让学生进行简单说课的目的,就是想发展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集合全组的智慧和对教材预习的成果,在新课开始时选派一个同学作为代表进行几分钟的简单说课。以学习混合晶体石墨为例,学生说课时提出要先复习石墨的导电性等宏观性质,再学习石墨的层状结构、碳原子杂化方式等微观结构,然后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为什么石墨能导电及为什么导电具有方向性等。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让学生进行简单说课,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从学生简单说课的形式来看,思路普遍也是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说明学生已逐渐形成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的意识,促进了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模型

做中学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学原则,说明参加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意大利作家蒙台梭利也说过:我听到了,但可能忘记了;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在教学中让学生去比去、去更重要。《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中会涉及很多的物质结构,如分子的立体构型、晶胞结构等。尽管通过网络可以很方便地寻找到一些相关的电子资源,实验室中也有一定数量的结构模型,但毕竟只是展现,由于观看的时间比较短,学生印象不深。但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些模型,学生对物质的微观结构则会印象深刻。以P4分子的空间立体构型为例,学生用乒乓球做原子,用小木棍做化学键,把乒乓球和小木棍粘在一起做出了P4分子的空间立体构型。学生之间展开比较,看谁做的模型更好、更标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学生制作模型的好处,一是有利于学生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产生更深的印象,二是放在教室变成一种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经常观察。又如,在讲解食盐的晶胞结构时,安排学生用纸片制作立方体,将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位置画在立方体上(内部的离子位置可以通过打开立方体来观察),同时画上辅助线以便观察,然后放在教室。学生观察的次数多了,对氯化钠晶胞结构的印象自然会越来越深。 四、利用网络资源

化学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更不能脱离现代化学的发展。课本上提到测定物质结构的仪器有核磁共振仪、质谱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这些仪器在高中实验室极少见,学生往往只能通过观看教材上的图片来了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兴趣,感受现代化学研究领域中物质微观结构测定的高大上 笔者利用网络上的一些相关视频、报道等来让学生初步了解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仪器是如何测定物质结构的,让学生体会现代科技发展对测定化学物质微观结构所起的巨大作用,增强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好奇心。兴趣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综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教学。高中化学教材中《物质结构与性质》一章在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有其优势,因此可以借助《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

[; ; ;; ;; ;; ]

[1]; 许波荣. 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复习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 201820):57-58.

[2]; 姜佳荣,蒋小钢.以观念建构为线索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素养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24-27.

[3]; 李晓和.培养初中生化学预习习惯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811):66-68.

(特约编辑 ; ;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09fafb3d2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