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研究

2022-08-01 18:1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研究》,欢迎阅读!
古诗词,教学模式,小学,研究



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支奇葩,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且还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其语言之精致、凝练,意境之深远,意蕴之深刻、情感之丰富,堪称一切文学样式之魁首。因此,要探索古诗文教学模式的策略,为学生学习古诗文寻求好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上实现由接受式、被动记忆式学习模式向自主独立创新学习发展。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且还在后面附录了80首小学阶段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此可见古诗词的学习是小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好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引领着孩子们直面文本、直面语言,通过朗读、品味等方式,在诗词的国度中感其声韵,观其色彩,从而悟其真谛。 三、研究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在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中如果能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1、研究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要求中提出:第一学段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由此可见,我们的古诗教学要多诵读,读出韵律美,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品出意境美。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打破以往“教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的传统教学方法,树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中深切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的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初步探讨出古诗词教学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古诗教学“五步教学法”模式。






2、研究策略:“厚”读诗词,了解作者,读通字句,理解诗意;“薄”读诗词,抓住诗眼,创设情境,想象画面,吟咏成诵。

古诗语言精练,但简约而不简单。因此,我们要将诗词读“厚”所谓“厚”读是指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运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诗意词意,丰富古诗词的语言。而“薄”读诗词,是指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眼,(诗眼即诗的主题)展开想象,理解诗歌意境。

四、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

二是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 三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五、研究古诗教学模式:

解诗题——明诗意——抓诗眼——品诗情——诵诗韵。

六、研究周期及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定为12013.2——2014.2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2——2013.7 1、整理课题研究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研究的确立。 2、收集有关古诗教学的研究文献及实践资料。 3、课题实践开始。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3.82013.12)

1、理论学习古诗教学,并深入实践研究古诗模式教学。






2、深入课堂教学、研究。

3、完成教学设计集、论文集,定期通报研究成果。 4、完成阶段教学报告,进行阶段小结。 5、经验交流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12014.2) 1、进行总结和课例展示,撰写研究报告。 2、准备相关课例录像。

七、预期成果

打破以往“教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的传统教学方法,树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中深切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的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探讨出古诗词教学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古诗教学“五步教学法”模式,引领着孩子们在本真的课堂里,直面文本、直面语言,通过朗读、品味等方式,在诗词的国度中感其声韵,观其色彩,从而悟其真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12c3a9d172ded630a1cb66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