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2022-10-06 15:0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灰雀》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灰雀,教学设计,基于,标准

《灰雀》教学设计

源:小学第二学段《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 题:名人故事

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 象:三年级学生

者:祁道续 中牟县城东路小学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

对汉字有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基于阅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2、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讲述了四位享誉中外的名人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的故事。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及搜集名人的故事,受到熏陶感染,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汉字有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本文篇幅较长,难读的句子和难解的词语较多,这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了难读;再次,列宁的循循善诱是隐含在列宁对鸟儿不见了的着急和担心之下的,学生也不容易领会。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着重加强这几个方面的指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通过听老师范读、学生默读、个别读等形式,练习课文朗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着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达成目标一。

评价任务二:能借助常用的“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通过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在田字格中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达成目标二。

评价任务三:通过关注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分角色读好对话,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达成目标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激趣导入 整体感知 3分钟

教学活动

师问:同学们都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是谁为蜜蜂引路? 生答:列宁

师:在名人身上处处闪耀着动人的品质与魅力,那么今天咱们就再来学习一篇关于列宁的小故事,板书:灰雀

活动一 5分钟)

1、教师出示浏览要求。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活动二(15分钟)

1、通过指名读,小组互读的形式,认读词语。 2、通过指名读、老师指读,认识本课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开火车读,要求会写的生字。 5、教师范写,学生连写。



环节三 朗读课文 品味感悟 12分钟 环节四 了解结局 拓展延伸 5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读懂课文,能用简短的话说出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以同桌为单位边读课文边画生字词并互相检查生字读音

3以小组为单位互读课文,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再读课文并释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列宁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他们什么样的品质?

评价要点

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认读字词 规范书写 20分钟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评价目标一、二)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评价目标二)



能认真听读,并能有个性化阅读,对文本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评价目标三)

按浏览要求浏览课文;语言表达清楚,能讲出自己的看法。

(评价目标三)

板书设计

灰雀

男孩惭愧 惹人喜爱 开心列宁

诚实是做人之本

列宁着急 又见灰雀 不见灰雀

男孩矛盾 关爱

列宁爱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68e337941ea76e59fa046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