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_2

2022-10-06 15:0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灰雀》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_2》,欢迎阅读!
灰雀,教案,教学设计

《灰雀》教案



本文是关于《灰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谈话导入

1、在上课之前啊,为了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老师想和小朋友做猜谜的游戏,好不好。(生:好)课件出示谜语:颜色有灰又有红,爱穿一身花衣裳,枝头跳舞又唱歌,吃虫吃粮功大过。(生:灰雀,教师相继板书)

2、你们想不想看看灰雀的样子啊?(生:想)那我们就来看看灰雀长什么样呢?(出示图片)谁能说一说灰雀的样子。(教师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练习说话)

二、初步感知

1、小朋友们的说话能力很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灰雀》,请小朋友齐读课题,再读课题。(是否加入“雀”为象形字的解释)

2、课文中也有一段对灰雀样子的描写,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找到描写灰雀的句子。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招人喜爱。

1)这段文字中出现了一个词“招人喜爱”,聪明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看到这三只灰雀招人喜爱的?

2)带着喜爱的心情读一读这段话。

评价:老师没有听出你的喜爱之情,谁能再来试试? 你比##同学喜爱这三只灰雀。 我看看谁最喜爱这三只灰雀。 三、精读课文

孩子们,老师告诉你啊,不光是你们喜欢这三只灰雀,就连故事中的列宁和小男孩也非常喜欢这三只灰雀,下面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词语或句子,用“”划出表现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词语或句子,并有感情地读一读,准备和大家交流讨论。 1、体会列宁爱灰雀


1)你从哪句话中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的? 2)重点体会以下语句:

①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觉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抓重点词语“每次”要”“仰望”“经常”体会。你能把这四个词读好进而把这个句子读好吗?指名读课文。

还有哪个句子让你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②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a、你能说一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b孩子们你们心爱的东西找不到了的时候都是怎么找的?(生:翻箱倒柜,找不到不甘心)会花很长时间找,那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大家看一看,列宁是怎么找的?(生答: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课件中“找遍”字体变色)可以看出列宁不愿相信灰雀不见了,生怕自己的找的不仔细而找不到灰雀可以看出他对灰雀的喜爱。那么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体会列宁的急切心情。

c、还有哪句话让你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③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a、你从列宁失去灰雀后的惋惜之情体会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b、你还从那句话体会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c、我们找出了太多列宁对灰雀喜爱的句子,那么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列宁是怎样爱灰雀的?(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做好总结。) 2、体会小男孩爱灰雀。

小男孩和列宁爱灰雀的方法可不一样,下面请小朋友们读课文3段到10段,看一下小男孩是怎样爱灰雀的?(生答:男孩爱灰雀,把灰雀捉回了家。是呀,小男孩爱灰雀的方式是把它带回家据为己有,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教师指导孩子重点体会对话。)

列宁:“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没……我没看见。”


列宁:“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寒冷,它怕冷。” 列宁:“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男孩:“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会飞回来?” 男孩:“一定会飞回来!”

3讨论:列宁和男孩都喜爱灰雀,但是爱的方式不同。你更欣赏哪一种爱? 4、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灰雀的对话,紧接着就写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填空(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词语):

男孩回到家,来到鸟笼边。只见那只()的灰雀,不再()地唱歌,显出很不安的样子。男孩想起刚才与列宁的谈话,()地说:“我真不该把它捉回来。明天我()把它送回树林里去。” 5、体会列宁爱小男孩

孩子们,老师有个地方不明白,还需要得到你们的帮助呢!既然列宁在和男孩的对话中知道了灰雀的“失踪”和这个小男孩有关,那么当第二天见到灰雀时为什么又有这样的举动呢?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这两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这两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那个男孩是诚实的。

1)学生自由回答老师的疑惑:为何列宁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

2)男孩明明撒谎了,为什么列宁还认为那个男孩是诚实的?(孩子用自己的行动来展现了自己的诚实。)

3)讨论引出:列宁不光爱灰雀,还爱男孩。

4)朗读:爱的力量使灰雀重归大自然,男孩改正错误,这多么让人高兴!请同学们端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19c0e3fa6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