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有多长(米的认识)》教案

2023-01-02 17:0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米有多长(米的认识)》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多长,认识,米有,米的



1米有多长(米的认识)》教案

1课时

学习目标

1.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米,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 2.难点是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幻灯片、米尺、测量表格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数学生有过乘坐公交车或火车的经历,对免费或优惠的车票有所了解。互动。 公交车票身高限制标准为:(对应触发器:公交车标志)

身高不足1.1米的儿童可免费乘坐公交车。身高超过1.1米的儿童,可办理学生卡,享受优惠。(亳州市,区域不同可能有别)

火车票身高限制标准为:(对应触发器:火车标志)

一名成年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小孩,当身高不足1.2米的小孩不止一名时,超过人数的小孩则要买儿童票了。如果成年旅客携带的是身高在1.2~1.5米之间的小孩,孩子需要买小孩票。孩子的身高高于1.5米,则要买全价成人票了。

出示课本情境图,让学生观察画面,体会学习“米”的必要性,并引入1米。 问:小狗警卫为什么不让长颈鹿进动物游乐园呢? 答:身高超过1米了,要买票的。

(部分同学可能会谈到坐公交车与坐火车自己买不买票的事。

抛出问题:你知道“1米”有多长吗?能否比画一下或说一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互动重点)

二、自主探索,体验领悟

1.认识米和米尺。通过自己动手用1001厘米摆出1米,感受慢又累的过程。 1)展示主情境图中小老鼠摆1001厘米小棒的动画,并让学生动手完成剩下的。

1




一方面认识1米与100厘米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感受用小单位表示更长、更高、更远等长度的不易。

2)为了加深小单位表示大单位的不容易性,在事先准备的小棒中有10厘米长的、20厘米长的、有50厘米长的不等数量。让学生感受学习比厘米更大单位“米”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3)展示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等式。 2.建立一米表象活动。

1)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看从脚到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是1米。 2)把自己的双臂伸开,看伸到什么程度是1米。

3)把自己的双腿叉开,看叉到什么程度是1米。(注意安全) 4)请学生站成一排,看几个人的队伍长差不多是1米。 活动后让学生说一说,比画下1米大约有多长。

3.提供1厘米与1米的两种不同测量工具,让学生自由选择并小组合作,量一量教室的长度,在测量之前要求学生进行估测长度,并与之比较。

1)观察学生是如何选择测量工具的,进一步体会在测量更长物体时要能恰当地选择单位表示长度。

2)进一步建立长度单位“米”的表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注意观察米尺上有“厘米”这样的小单位,且是100个厘米,可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注意:

①难点在于不足1米时学生会如何处理?可用约等于也可以结合CM表示。告诉学生测量时应先测量出整米数,再接着测量剩下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应该用比米小的单位厘米来表示。应该是先说几米再说几个厘米。

②由于班级有的是两间长、有的是三间长、有的可能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这里没有给出具体长度。请展示学生测量出的数据。

4.你是免费乘车出行的哪个人吗?量一量自己的身高!(多数学校有测量身高与体重的仪器,可让学生互相测试下身高是多少)

1)测量之前让小伙伴估计自己有多高,并与实际测量数据比较。

2)帮助个别学生读出测量数据,并作出记录。难点在于有两个单位需要学生读写出 厘米。这类复合单位的表达容易出现错误,要跟进引导。

注意:

①要有序引导,一组一组的相互测量。 ②强调方法:先读出整米,再读厘米。

5.想一想,填“厘米”还是米呢?通过类似问题,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e3aa15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