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野下的幼儿恐吓教育探究

2022-04-15 14:2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视野下的幼儿恐吓教育探究》,欢迎阅读!
恐吓,社会学,探究,视野,幼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学视野下的幼儿恐吓教育探究

作者:黎艳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5年第04

[ ; ; ;] ;社会心理学;恐吓教育;恐吓教育实质

[中图分类号] ;G610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2-0091-01

在中国,教育一词最先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教育应以人的完整发展为核心,人被视为一个整体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人的智能、情感、身体、心理、知识、伦理、道德、信仰、文化等都是教育纳入的内容,教育应关照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恐吓就是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根据恐吓教育方式是否具有暴力性,将幼儿园恐吓教育分为暴力性恐吓和非暴力性恐吓;根据恐吓教育方式是剥夺幼儿的正常需要还是给予幼儿一定的惩罚,将幼儿园恐吓分为剥夺式恐吓和惩罚式恐吓。但无论哪种恐吓都违背了教育者的心理意愿,更摧残了幼儿的心理健康,会给幼儿健康人格、健康心理的形成烙上阴影。从这个意义上讲,恐吓不能算是一种教育。但是显而易见,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尤其是对幼儿的教育中,最为普遍使用的就是以恐吓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并且取得了很明显的积极效果,从这个层面上说,恐吓也称得上是一种教育。所以,虽然恐吓教育在某种意义上称得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但不是积极、健康的教育方式。

在众多的教育方式中,恐吓教育的作用是最明显的,这种教育方式能快速地抑制幼儿的任性行为,为成人的管理创造便利。然而,这种方式在达到成人教育目的的同时,却把恐惧埋藏在幼儿的心底,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其中主要表现在:恐吓教育对幼儿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个性的影响、情绪的影响等方面。

关于恐吓教育实质的看法有很多,甚至有一些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从社会学的视角下分析,恐吓教育的实质就发生了变化。所谓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视角就是要揭示个人思想和行为背后的社会背景,即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力量塑造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那么在社会心理学视角下,恐吓教育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节奏加快的影响。我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市场经济重视效率,提倡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较大的成绩。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影响下,教育也开始注重效率起来。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追求更加富足的物质生活,家长需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工作上,而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免就变得马虎起来,所以,不管是什么方式,只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de54a1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