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美术课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

2022-06-12 00:58: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小学美术课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欢迎阅读!
美术课,美育,渗透,小学,如何



在小学美术课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

小学美术课是培养儿童热爱美、追述美的重要基础,在课堂中激发孩子的兴趣,充分满足其探索美,表现美的愿望,发挥其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落实素质教育的美育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大纲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因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注重选择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和审美素质方面的题材。



从美术教材特点出发,引导学生画五角星、国旗、天安门等国家标志来教育学生从表象上认识祖国,从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带领学生参观历代美术精品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石雕图片,使明白祖国有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历史,更有不畏强权、英勇斗争的革命传统,进而为他们树立为祖国争光的志向,让学生凭想象画出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场面,从而让学生认识我们与科学技术先进国家的差距,立志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决心和信念……这样从多角度将思想教育和美育教育融入美术课堂中,有意识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想象。对小学生来说,培养想象力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想象从本质上讲,就是把感知到的形式与大脑中存储的印象或教师给的现成图式加以改造、组合、发展、重新铸成意象的过程。怎样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想象力呢?做法如下:



2.1 创设情景,诱发创作激情。艺术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手段,艺术是表现不仅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而且还深入到人的思想领域,把形象和感情化为一体。儿童的创作也是一个一体化的过程,这样,在上美术课时或讲一个故事,或将实物的表象、性质、作用陈述给学生,让学生在听讲过程中把抽象的听觉形象融入可视的绘画形象,从而将个人情感融入绘画情感。



2.2 源于自然、发挥想象。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历史上有不少名画家都出生于风景优美的地方。但我们的孩子对周围的环境视而不见。因此,就有必要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感受能力,所以我们就找出他们的兴奋点,并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想象、再画下来,这样不断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就是审美过程中的再创造阶段,这样就完成了源于自然、表现自然的创作过程。



总之,小学美术课中美术教育的渗透和实施是培养学生爱美兴趣,提高创造表现能力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小学生美术素质的有效途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1f1c7cf1c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2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