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的对比和反思

2023-01-29 19:5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日文化的对比和反思》,欢迎阅读!
中日,反思,对比,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日文化的对比和反思

作者:崔杰 王胜波

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17年第12

要:本文从当代日本的妖怪热现象入手,分析中国和日本民间故事中的妖怪形象,了解中日古代人们的信仰变迁、中国思想对古代日本的影响、以及日本接受与改造外来思想文化的情况,以此透视出日本文化的特质,从而总结出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 妖怪热启示 一、 日本的妖怪热现象分析

近年来,妖怪这一看似充满封建迷信色彩的词语几乎成为日本大众文化的代名词。怪热始自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这股热潮很快席卷了日本全国乃至全世界,与妖怪相关的漫画、动画、小说以及周边产品每年在日本不断推出,销售业绩惊人。一到夏天,日本不少博物馆、美术馆都会举行与妖怪相关的特别展。2009年一2010年更是在巴黎举办了首届日本妖怪展,这是日本妖怪文化在海外的首次展出,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

2013年任天堂开发的一款游戏《妖怪手表》更是一举成功,与之相关的手表等玩具也受到了日本年轻人的青睐,它带来的经济价值仅去年一年就达5亿日元。

随着《妖怪手表》的成功,日本再掀妖怪狂潮,可以說妖怪成为了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它的经济效益吸引了不少城市的注意,日本很多地区开始以妖怪为卖点宣传地方文化,拉动地方经济,妖怪博士水木茂的家乡鸟取县境港市就是典型一例。那里的水木茂纪念馆里有各种以妖怪为主题的展馆,该市还有妖怪一条街,街上摆放着水木茂笔下的各种妖怪形象,境港市至米子市的电车以鬼太郎列车命名。不仅是境港市,日本不少城市都开始打造以妖怪为主题的车站、列车、公交车等,以此来招揽游客。 二、中日妖怪文化对比 1.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妖怪

在我国,以动物姿态呈现的妖怪十分罕见。即使有,也多现于古书典籍或少数民族的宗教中,以图腾的方式呈现。依据我国的民间传说,妖怪的姿态和人一模一样,而且一般具有人类无法企及的神通。我国的妖怪故事不像神话,而是更生活化。因此,那时的人们期望得到妖怪的保护,利用妖怪的神通来赏罚一些丑陋的事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的民间故事中描绘的妖怪(特别是女妖)一般指的是亡灵。而且,含冤死去的人的亡灵回来人世报仇雪耻的故事屡见不鲜。我国元代的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这部著作中描绘的窦娥,就是有代表性的恶魔形象。窦娥的亡灵为报复最终呈现,也是典型的复仇故事之一。这个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统治下我国社会极其漆黑、极其严酷、极其紊乱,体现了我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奋斗精力和争夺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2.日本民间故事中的妖怪

日本传说中的妖怪和鬼魂基本都是动物形象。尽管和人有些类似,但长着牛角、尖牙利齿、嘴巴开裂到耳根,只需抓到人类会当即吃掉。

在日本人的认识中,鬼、怪、鬼魂或亡灵等形象各有不同。由于古代的日本人深信山川河流以及很多自然物都是有灵魂的,人们常怀敬畏之心。后来才从我国传来鬼(亡灵)概念,并引入了宗教中描绘的妖怪的样子和西洋的妖精和恶魔的形象。由于日本人稳重的情绪,所以他们只吸取了对自己有利的部分。所以,受既有妖怪形象的影响,日本的妖怪大多是怪物或丑陋丑陋的形象。例如:日本的民间传说——《桃太郎》和《一寸法师》中描绘的妖怪都是人有些类似,但长着牛角、尖牙利齿、嘴巴开裂到耳根的样子。这些故事描绘了日本人惩办丑陋、宣传真善美的精神,也是人类战胜妖怪的典型例子,具有强烈的神话色彩。 三、妖怪热的启示

在日本,妖怪学是一门十分严肃的学问,早在19世纪末,就开创了妖怪学这门学科。

1.多种文化吸收下的妖怪热

日本是杂种国家,日本文化中混合了太多的外来文化,天狗、川童、幽灵等也是从里的大国借去的,其中蕴含着相对较多的日本本国的信仰与文化,实在是一个民族自我反省时的有力工具。在全盘西化的动荡年代,柳田国男透过它重新找到了本国文化的定位,寻回了日本有别于其它民族的固有信仰。这就是研究妖怪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2.学术研究的深入

日本妖怪热的出现绝非偶然,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学术研究支撑。日本的妖怪热也使得我国的妖怪研究者开始反思,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 3.对中国的反思

我国古代有着丰富而庞大的妖怪文化宝库,《山海经》、《白泽图》、《搜神记》、《述异记》、《西游记》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曾对日本产生过很大影响。然而,我国的妖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与民间信仰、仪式和象征的命运一样,长期以来被作为古代史的残余,在还没有对它们加以深入的探讨之前,就认为这些文化形式在社会进入现代之后就不再具有原有的功能和意义。

中国的妖怪现象更是如此,它不仅仅是普通民众思维方式、原始信仰的反映,更是由统治阶级创造并大肆利用的工具。透过妖怪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我国的原始信仰,更可以了解古代中国思想的某个侧面。

而日本的妖怪一词是由中国传去的舶来品,伴随着词语的输入,其背后的思想也传到了日本,可以透视出日本文化的特质。 四、结论

妖怪的产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都蕴含着诸多古代统治阶级以及普通民众的思想与信仰。透过妖怪这扇窗,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两国人民在原始信仰方面的异同,更可以窥见中日思想交流的一个侧面,为东亚思想交流史、文化交流史增添一笔。 参考文献:

[1]常娜,代思师. 中日妖怪文化之比较[J]. 科技资讯,2016 [2]金华. 中日韩狗耕田型故事比较研究[J]. 文化遗产,2016 [3]隋泽宇. 日本恶作剧妖怪产生原因分析[J]. 中外企业家,2016

作者简介:崔杰(1995-),男,大连海洋大学本科生。通讯作者:王胜波(1977-),女, 辽宁大连人,大连海洋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日语教学及中日语言文化比较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9fe9c5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