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

2022-04-11 01:00: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黔之驴》,欢迎阅读!
黔之驴

《黔之驴》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的、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这是一篇古代寓言,文字简练,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阅读本文,可以得到不同的人生感悟。 教学思路:

根据现代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农村缺乏文化氛围、农村中学学生阅读量少以及本文的特点,我将通过引入新课、自主预习、编剧表演、 合作解疑、探究延伸、反馈检测六个环节来完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排遣心中郁闷、放情山水,读懂课文内容的方法、领悟文章的深意,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复习旧课,认识作者,延伸课外) 1引导学生回忆背诵小学学过的柳宗元诗《江雪》之后再出示另外一首柳诗《渔翁》,让学生自己评点这两首诗创设的意境。(附诗于后)

2、教师简要介绍柳宗元: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河东人(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后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得罪了豪门权贵,被贬到荒凉偏远的柳州,所以后人又称柳柳州。在这里,他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以欣赏美丽的山水来排遣自己郁闷烦恼的心情,感悟人生哲理,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这两首诗也是这种心情的产物,他为我们创设了一尘不染、美不胜收的佳境。今天我们要学习他另外一种风格的文章:寓言《黔之驴》。 二、自主预习

1、学生自读课文。

2、完成学案自主预习练习题。

3、集体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文意、领悟课文内容。 4、小组质疑。 5、学生解疑。 6、教师点拨讲解。 三、编剧表演

1、各小组依据文意编制课本剧,派两位同学现场表演。 2、教师视情况加入演出并帮助编撰对话。

3、师生根据演出共同评点,概括老虎、驴子的性格特点。 老虎:机警、勇猛、果断。 驴子:外强中干、不辨形势。 四、合作解疑

思考下列问题,现场回答:

1、本文只是在讲驴子和老虎的故事吗?请说明理由。 2、通过本文你对寓言有什么认识?

3、从驴子和老虎身上我们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4、能否删掉文中第一句,为什么?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解决,组长组织,一人记录,并选出每题的汇报员。) 参考答案:

1、作者借驴子和老虎的故事,阐述了一个道理:我们因该认识事物的本质,克


服对未知事物的畏惧心理,从而驾驭并征服客观事物。

或:要有真才实学,外强中干重要被别人打败。(言之有理皆可) 2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讲明一个道理的文体就叫寓言。这种写作方法可以叫做“托物寓意、借古讽今、以小见大”等等。

3、从老虎身上,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面对强敌

A、要想解决问题,先要了解情况; B、要克服畏惧心理; C、遇到困难,不应逃避;

D、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勇猛顽强的作风。 从驴子身上,我们同样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A 不了解情况,不能轻举妄动; B 没有本事,不能逞强;

C 不能让敌人了解掌握自己的底细。 等等。(言之有理皆可)

4、第一句为故事的发生创设了一个合理的情境,也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文中所有的情节都无法展开。所以这一句不能删除。 五、探究延伸(品味精彩,体会妙处)

教师做示范,品赏佳句妙语,之后,学生学习品赏。

例:文中有很多词语用得准确生动,我觉得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妙,大家能猜得出吗? “蔽”用得好,“窥”用得更妙,意思是“偷看”,现在仍然适用,“窥视”、“窥探”,一个“窥”字,勾画出老虎初见驴时,既好奇,又害怕,又不心甘的心理,可谓一字传神,我觉得换任何一个字都不恰当。 归纳妙点

1、词语运用恰当,特别是动词的使用传神。

2、心理活动描写,细致逼真,且富于变化。特别是把老虎的心理刻画得一波三折,层次清楚(畏惧——好奇——害怕——怀疑——胆怯——窃喜)。 3、形象塑造,对比鲜明,相映成趣。明在写虎,暗在写驴,揭示作者创作意图:以虎衬驴,以驴为戒,用寓言形式揭露官僚贵族貌似强大,实则腐败无能的本质(驴被虎吃的角度)。变换一个角度,理解寓言,虎吃掉驴的角度:对于任何事物,不应被表面现象迷惑,只要弄清其本质,认真对待,就一定能战胜它。

其它角度:如要坚持不放弃,要知己知彼,不要虚荣和卖弄,要正确估计对手等(言之有理皆可)。

六、反馈检测(加深印象,培养发散性思维)

1、从本文派生出那些成语?写出三个跟动物有关的成语。 2改写故事结局,让驴子战胜老虎:《黔驴新编》(字数200字,想象要合理) 3、基础知识:

1)给多音多义字注音、组词:

hao zai a b

hao zai 2)为加点字注音释意:

a黔之驴 b 远遁


c避林间窥之 d 驴不胜怒 e且噬己也 f 技至此耳

板书设计

黔之驴

初见:害怕 庞然大物

机警 小心谨慎 一鸣 外强中干 勇猛 仔细观察 不辨形势 果断 用计探实 踢之 结局:吃掉它 被吃掉

教学反思

1、以作者为线索,连接课堂内外、新旧知识,可以帮助形成知识网络,拓展阅读面,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学会一种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即:编织知识网络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温故可以知新。

2、通过小组讨论弄懂文意,再由教师评点强调,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既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学会探索,又能强化基础知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故事情节较强的文章,让学生进行课堂表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有利于拓展思维,培养创造性阅读与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b42f96c7e21af45b307a80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