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翻译赏析

2022-08-07 05:1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罗裙,古诗,秋千,赏析,翻译

古诗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翻译赏析

《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作者为唐朝诗人韩偓。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鉴赏】 李清照《点绛唇》云:“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对照韩偓这首绝句,可见,李词化用了韩诗。联系二人的其他作品,也可看出,李清照对韩偓非常欣赏,她受韩的艺术影响多方而深刻。 一个打秋千的姑娘,在尽情玩乐之后,感到好不困倦慵懒,便放情地解下罗裙,只剩下一点短衣。同时她又有些口喝,便向侍者招呼索取饮料。“醍醐(tíhú)古时称从牛乳中逐次提炼出的精粹部分,也以代指美酒,“尊”是古代酒器,中部较粗,口径较大。“一尊”犹言一杯。诗的前半通过两个简单的细节,刻画出少女一种天然淡泊的美。 诗的后半忽作转折。正在姑娘悠闲品饮的时候,突然见有客人来家,姑娘自知有失雅观,不好意思,便起身躲避。“走”即跑,当然这里只是小跑,不是百米竞赛。“和笑”二字传神,既可以看出姑娘的羞怯,又可以见出她的活泼。有趣的是,姑娘并未一走了事,末句别出心裁,又是一转。当她走到中门时,却突然停下,尔后回身,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手里搓弄着一颗顺势采摘的梅子,似乎本来就在那里玩耍似的,一副聪慧调皮的样子,十分可爱。“手搓梅子”是一种儿戏动作,李白《长干行》诗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之句。“映”,意同遮蔽。“中

1


门”,指门的中央。古代门中设木为限,“横界于门下者为阈,直竖于门中者为梱”《说文通训定声》)门的二梱中间称中门。《周礼·曲礼上》说:“立不中门。”但这姑娘偏就无邪显眼地站在中门,可知她心中礼法观念淡薄,而这恰是诗人所津津乐道的事情。 旧时讲究“女德”“闺范”,妇女要受种种束缚、禁锢,诗与文学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也多是贞女烈妇,往往起着宣传社会道德、箝制妇女的作用。韩偓这里却摈去陈规,自出机杼,表现了新审美情趣,这与当时的时代风气有关。唐末战乱频仍,人命危浅,盛唐时代的豪情壮志和中唐时期的慷慨情怀消失殆尽,百姓看不到期望和前景,转而产生了一种对人生意义本身的深沉反思。一股人道主义的潮流应运而起,表现在边塞诗中,就是以无限的同情大量描写惨死的士兵;表现在内地诗中,一方面是以悲愤的态度大量描写官府的黑暗和生民的痛苦,另一方面则是以清丽的笔调大量描写人的自然本性和享乐追求。这后一种倾向从杜牧、温庭筠、李商隐时期即已轩然而起,至韦庄、司空图、韩偓更是激流扬波。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bac3455f3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