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景学)家庭教育:“亲子共成长”案例.

2022-07-21 07:2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景学)家庭教育:“亲子共成长”案例.》,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亲子,案例,成长,唐景学

《怎样帮助家长化解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

案例

课题组成员:唐景学

家庭教育成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积极有效的帮助家长化解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案例如下:

我班学生王某,曾横行霸道,蛮不讲理,目中无人。其母常说没有办法,管不了。后来几经了解得知,王某从小父母离异,缺失监管,从小常与人打架斗殴,吸烟喝酒。在小学曾经打过老师,离家出走,跳楼未遂等。在初中来也曾经打过他的母亲,跳过楼,打过架,离家出走等,加上个子高大,更是目中无人,天王老子都不怕的那种。刚开始我并不了解,后来知道他的过去,让我大吃一惊,这咋个办呢?这个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困扰着我,确实不知咋办?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上网查资料,和老师沟通,加上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我决定解决这个长期困扰我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问题出来了,不解决会后患无穷。那么,怎么解决呢?我陷入了沉思,积极努力探究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最终决定逐渐解决这一个问题。

要解决问题就要调查分析问题出现的前因后果,于是我大胆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好对症下药,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第一步,初步了解学生的想法。某日中午放学,预先和家长沟通要求王某到我办公室进行谈心。告诉学生则说有事找他。记得学生进入办公室,我就请他坐下,面对面的对他说今后读完书打算做什么等?而且一直面带微笑,尽力站在学生的立场,这样交谈了大约一个小时,最后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这个学生最终不知不觉中“交代”了他以前的“劣迹”,而且告诉我今后他的打算是考清华复旦,很有理想。我也没有怎么批评他,只是说他长大了,懂事了,而且有理想有抱负,值得表扬等。还特别感谢他给我面子,遵守纪律,学习也进步了。我和他一路回家,鼓励他以后更加努力。他一路高高兴兴回家去了。不一会儿家长打电话说:“从来没有看到过他这么高兴。真的感谢你了。……”总之全是感激之话。

第二步,继续观察谈心效果,决定在适当时机单独和家长交流后和学生交流,然后一起面对面的交流。终于有了一个较为恰当的契机:学生和家长不知什么原因又开始闹



1


矛盾了。学生一气之下,准备离家出走,家长着急的求救于我。当天下午王某回到学校,我等放学之后找他谈心。他也知道为什么找他,极不情愿的和我到办公室。他似乎知道我要说的话,不想听。我先是缓解情绪,让其自然冷静。后来和他一起去找他母亲。找到其母亲后,在街上一路口交谈。先是分开交谈,后来大家在一起交谈。交谈最关键的是化解他们母子之间的矛盾。原来母子之间一直互相埋怨、指责、挖苦、猜疑等等,而且从不认输,导致仇恨似的矛盾,水火不相容,经常发生“母子之战”。了解情况后,我告诉他们互换角色思考和交流,他们发现了问题。于是我趁热打铁,说:“你们看,换位思考你们笑起来了。笑起来是不是轻松自如啊?你愿意笑起来过一天呢,还是痛苦地过每一天。而且两个仇人和两个亲人,那种才会开心幸福呢?……”最后母子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第三步,继续观察和探究。可能家庭问题又导致王某出现了新的问题。其母留下他远走他乡打工去了,他又不得不借住在其姨父家。可能孤独寂寞,冲动和目中无人,充老大的脾性等坏毛病又开始发了。一日午休私自在教室被学校处罚,得知后处理过程中竟然敢在办公室众多教师面前和我拍桌子,语言毫无礼貌可言。我差一点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凭着以往的经验和理智的思考,及时和家长沟通。后来其姨父来处理,我抓住其情感缺失(缺失父爱)进行沟通。因其平时曾说过他要是我的孩子就好了。说明他极度渴望拥有父爱,我就说:“我要不是把你当我的孩子来看待,我早就不理你的了。你不是说想当我的孩子吗?你看有哪家孩子对父母是这个态度的。……”紧接着把他平时的优点列举了出来,特别强调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的问题进行有效沟通教育。他终于低下了头,承认自己的错误。后来又和其母亲通了电话,说了情况,并告诉家长正面引导教育孩子。值得庆幸的是,这个学生更加勤奋学习,更加有礼貌了。遇见人总是很有礼貌的笑呵呵的,乐观豁达得多了。其实他还只是一个孩子,不要把他想得太复杂,相信他一定能行。

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将继续下去,可能还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是我想,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是本职工作,学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因此凡事要理智冷静,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我们要有教育的智慧。作为老师应该懂得:老师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制造问题的;学生始终是孩子,对待学生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用爱去熔解问题,力争做到“亲其师,信其道”,陪孩子们走,给他们指明方向,最终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d07ea9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