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安电影《饮食男女》中探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2022-12-09 11:2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李安电影《饮食男女》中探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欢迎阅读!
李安,中西方,饮食男女,文化差异,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李安电影《饮食男女》中探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作者:杨倩倩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6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01 引言:

饮食男女》是一部于1994年出品的台湾剧情片,本片是李安担任导演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之第三部曲。

作为一名单身父亲,老朱独自抚养了三个女儿;作为一名中国菜名厨,老朱把他对女儿们的爱化成了一道道美味菜肴。所有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嬉笑怒骂,都浓缩在了老朱家的餐桌上。

饮食男女》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情和爱情的碰撞,更体现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电影不仅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一些情感,更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烹饪艺术饮食文化。本文将通过电影的镜头,剖析和对比饮食文化中的中西方的差异,并探究差异背后的原因。 1、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食材差异

中国古代先哲曾云饥思食,渴思饮,又曰食色,性也,充分肯定饮食需求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饮食男女》电影一开始就是让人震撼的厨艺秀:下午时分,阳光正暖,一位父亲开始有条不紊地为三个女儿准备例行的星期天家宴。满墙的菜刀、与众多政要的合影以及人间美味的金子牌匾都预示着镜头下仅展示双手之人的名厨身份。在热火朝天的厨房背景下,悠然自得的主人公老朱哼着小曲儿展现在观众面前。不久,剛刚准备的梅菜扣肉、蟹粉汤包、客家小炒、松鼠鱼,烧鸭等菜肴被一道一道端上了餐桌,让观众垂涎三尺、眼花缭乱。电影由此拉开序幕。

厨房里热火朝天做菜的盛景,和镜头下的双手对于烹制的驾轻就熟,让观众对传统饮食化有了种猎奇似的观赏。老朱在烹饪中所用到的食材,不管是种类还是数量上都十分丰富。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菜肴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中食物式样多样化和膳食搭配的平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同的是,西方饮食文化中的营养理念建立在西方科学科学分析思维模式上,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虽然营养结构在理论上与中国几乎完全一致,但是在食材的选用上,西餐种类相对要少。西方多食鸡肉、牛肉、猪肉,并且奶制品最为广泛应用于西方的饮食中。 2、中西方饮食文化中进餐礼仪的差异

《〈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研究》一书中说:中国的字,包括民风民仪制度仪式政令等等,所以在社会学范畴里,是没有相当名称的:大而等于,小而不过是区区的礼节。它的含义有时是其全体,有时是某一方面或几方面。中国博大精深的餐饮文化也包含了进餐时的礼仪。

中国人进餐时最重要的是表现出礼让的精神:家庭中的主人或地位较高者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开始夹菜,非常讲究主客尊卑有别。中国的餐桌礼仪在封建王朝时代尤为复杂,古语云: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体现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饮食文化方面从古至今有诸多规矩旧例可循。在现代,一些礼仪仍广为人传。

饮食男女》中父亲老朱的角色,代表着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虽然受到女儿们新思想的挑战,但在家庭里,老朱作为父亲仍有着很大的权威。每当饭菜上桌后,女儿们等父亲落座后才能开始动筷;举办家宴时,上座的位置只留给父亲或其他长辈,这彰显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长幼有差的观念。

不同于中国传统核心家庭模式,在西方,两代人是分开住的,彼此是相对独立的。西方人吃饭彬彬有礼,少与人交流。影片中,我们通过梁伯母(锦荣的母亲)自述与洋女婿的矛盾,和她负气从美国回到了台湾的情节,可窥见一斑。这体现了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3、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1)农业结构差异

中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物产丰饶,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都为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种类多样的物质资源。而欧洲西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欧洲东部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使得农业结构比较单一,决定了西方饮食种类的局限性。 2)历史因素

自商周时期就有器以藏礼的说法。也就是指祭祀和宴请的青铜器具实质上是象征了使用者的权利和地位,彰显着地位的尊卑。类似的等级仪礼曾作为许多家庭的家训,代代相传,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这些饮食礼仪对现代社会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成为文明时代行为规范的一部分,促使我们形成了很多优良的、传统的饮食礼仪规范。 结语:

饮食男女》通过一次次家宴的场景,向观众展现了这个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经历的团圆、解散和重组的故事。

同时,导演把中国烹调艺术带入影片之中,增加了可视性。通过影片,观众也深深的融入了这充满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底蕴的画面中,跟随朱师傅一同追寻着中华餐饮的博大精深,让这部电影,每一帧画面都散发着食物的浓香。因为,这里有生活。 参考文献:

[1]陆晓玲.从中国电影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J].电影文学201412):15-16. [2]李晨.李安电影的东西方文化观——解析父亲三部曲”[J].华文文学. 200402):24-30. [3]李沁园.中西方文化思想差异在电影中的体现[J].新西部(理论版). 201313):202-203.

[4]张倩.从电影《饮食男女》谈谈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英语广场.201612):52-54. [5]岳圣淞.光影流转中,李安和他的东方梦”——浅析李安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再现[J].名作欣赏.201306):130-13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e67a17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0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