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流动的文献综述

2022-04-24 08:22: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农民工流动的文献综述》,欢迎阅读!
农民工,综述,文献,流动,关于

31社会学1041 占邓超 1020709118

关于农民工流动中存在的社会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前进的步伐,迎来了国家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和转型。我国经济社会中一支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呈现出的诸如社会排斥下的就业、工资剪刀差等等社会融合的现实困境问题成为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之一。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有效地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有助于调整和处理人民的内部矛盾,实现社会公平,调动积极性,达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农民工流动问题及策略研究》(谢可欣)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作者认为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但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城镇的发展与财富积累,促使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而且在务工中逐渐接受着城市文明,是从经济、社会、政治乃至文化等各个层面联结城乡的纽带。但是在城镇,农民工的素质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属于地位地下者,常会受到社会用人单位歧视和各种不公平待遇,缺乏社会保障和维权机制。为此主张,明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建立加入约束非法企业的右力工会组织鼓励农民工参加以维护合法权益,并且开放城市教育培训体系,落实农民工的教育权利以提高自身素质,开设新的农民工绿色通道。

2《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与教育作为》(刘会贵龚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文中作者引用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由英国政府“社会排斥部”所下的定义:社会排斥作为一个简洁的术语,指的是某些人或地区遭到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总的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排斥主要有制度排斥、政治排斥、经济排斥、文化排斥和社会关系排斥五类,主要表现为“差别性待遇”。这里的“待遇”作者定义为社会公众对待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认知度、认可量和价值判断等。根据社会排斥的表现层次,主要是指在各类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意识待遇、态度待遇、行为待遇、权益待遇。而社会排斥的一个核心就是“利益”问题,既需要从个体自身寻找动力,即如何主观争取利益的问题,又需要社会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改革,即客观保障维护合法利益的问题,以使新生代农民工获得及保障利益。

通过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排斥的个体稳定性诱因、个体动态性不稳定诱因、社会后继补偿因素的分析,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分层特质,基于教育本质特性和特殊群体的教育需求做出的基本判断认为,教育在消解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排斥、积极融入社会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为。当然,社会排斥是一个复杂过程,涉及到政策设计、社会体制、文化心态、公民价值等各个领,教育视野下的教育作为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但只要体系构建完善,过程有序可控,结果客观可测,并有多元作用机制加以保障,那么,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问题破解、社会融入探究方面将有着主动贡献。文中主张的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体系,有序强化“市民化”引导教育深入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个人成长性教育其实不失为一个可行机制。

3《后危机时代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研究》(张大为赵震刘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短期冲击以不少的证据验证



1


32社会学1041 占邓超 1020709118

中国经济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的后危机时代劳动力市场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对我们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作者在文中结合后危机时代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就业现状探究了制约其流动就业的主要因素首先是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增速放缓加剧了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就业困难,其次是城乡二元结构和现行户籍制度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就业,再次是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较低和务工地房价居高不下影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第四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严重滞后阻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第五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缺乏,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阻碍其流动就业。为此尝试性地提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对策建议:一、根据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情,构建与经济发展阶段和就业结构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拓展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就业空间。二、各级政府应积极、稳妥地创新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解决符合条件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具体的可以这样,对在中小城市、小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创业而又放弃农村责任地的农民工,消准入门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积极研究放宽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的相关政策,采取积分制落户办法,把新生代农民工优秀分子转变为市民,使其享有与当地市民平等的待遇。

4《上海市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合现状调查研究》(王桂新罗恩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通过亲友介绍或推荐来上海找工作的农民工,虽然反映上海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发放方面比初到时候有所进,但每天的劳动时间总体较市民要长,超出法定日劳动时间率高,且农民工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不多还要承担培训费用,居住条件简陋,总的一个反馈都归于“一般”,所以认为上海农民工的经济、政治、公共权益和社会关系等社会融合状况总体有所改善,但融合度不高,于是政府应该重视农民工在城建中的巨大贡献,向农民工开放社区文化体育等公益设施资源,开放市民学校、农民工夜校等社区教育资源及增加对农民工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相关培训鼓励、支持、保障农民工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并通过媒体向普通市民正面宣传农民工家庭的真实生活、工作状态,促进外来民工与市民的沟通融合。

5《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现状思考》(周红萍)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民工面临着城乡户籍制度下身份不明和居住环境恶劣的生存困境、从事行业艰苦和工资待遇低下的就业困境、农民工自身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和子女接受教育困难的教育困境、社会保障困境。对此主张:首先,改革户籍制度、变身份不明为身份合法;其次,加强立法,改革执法,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第三,加强农民工的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素质;第四,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困难;第五,建立灵活的分类、分层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6《农民工工资剪刀差的原因及对策》(李艳玲李录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运用2001-2005年的数据验证农民工工资剪刀差产生的原因是:1)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2)人力资本水平差距。应对办法就是构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源水平。

7《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王春光)中



2


33社会学1041 占邓超 1020709118

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作者首先从农民工在对自身的社会特性上是否表现出一致性和相似性的看法;其次从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对有关的社会群体和社区环境的归属性认可情况;第三从农民工与社会组织和行政组织的关系;第四从农民工对自己未来归属的认可问题提出四种假设考察了农民工的身份认同、职业认同、乡土认同、社区认同、组织认同、管理认同和未来认同等方面情况,提出:正是当前我国独特的城乡社会空间与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群体社会记忆之间的互动铸就了农民工的社会认同。

8《农民工“返乡潮”背景下的农村基层治理困境及其对策》(沈新坤张必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形势影响加剧,我国一大批中小企业,尤其沿海地区中小企业面临裁员甚至破产危机,引发的全国范围内的农民工“返乡潮”,出现了大量的无业青年,但是当前的乡村社会系统无法吸收如此众多的青年农民,于是给基层治理带来了“灰恶化”“群体性事件”“游民化”和土地流转纠纷风险。

最终得出应对策略是:基层组织确立以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为中心,以情绪安抚与生活自信为基本点,引导返乡青年农民工积极再就业。

9《浅析和谐社会建设中的_农民工第二代_问题》(刘乃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所谓“农民工第二代”是指年龄在十几至二十几岁,从小就出生并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大部分由于缺乏温情家庭背景下的农民工子女心情苦闷,弱势学校教育下的农民工子女行为无助,三不管环境下的农民工子女前途暗淡,最终往往成为城市里的漂泊者、街头混混,亦或是社会潜在的黑色力量。

首先让“农民工第二代”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与城市同龄人同校读书,享受同城待遇;其次各城市社区积极开办农民工家长家庭教育培训班,以增强父母责任感,完善农民工第二代家庭教育,培养子女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人格;第三在城市化发展中从户籍制度上采取渐进原则,吸纳农民工第二代,有利于城市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农民工第二代的成长、发展及与城市的融合。

结语:基于寻求就业、增加收入为主农民工流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足廉价的劳动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失业做出了莫大的贡献,但是各种各样的农民工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因素之一,有效解决农民工问题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0c8b88bcc22bcd126ff0c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