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如何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023-05-03 20:27: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整)如何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欢迎阅读!
健康教育,学校教育,看待,地位,作用

(完整)如何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如何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心理健康.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增强与维护他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学生可以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生学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他们成功的前提,更是身心健康的保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所有的难题就都能够轻松驾驭了。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如今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校内的独生子居多数,他们个性很鲜明,而且因为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孩子们遇到事情往往任性刁蛮,耐挫力差,甚至心态失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教会学生把心态放平和,学会自我接受,学会欣赏他人,懂得在集体活动中要想发挥出色,就要付出努力和汗水,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在失败面前不气馁,学会自我鼓励和调整心情.学生懂得了这些心理健康知识,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健康成长,才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地进行。

三、了解心理健康所表现出的阶段性对教育教学工作意义重大。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对每个人来说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不同的时期,由于自身的适应环境变化等的水平不同,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会变得不健康。这就要求教师要适时真对不同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孩子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与帮助,在每个发展阶段中都能摆脱心理危机,踏上心


(完整)如何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理健康发展的道路。实践证明,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性,也是非常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否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已经成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多项调查表明,现如今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在学校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而不是由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不一定具备心理咨询师的资格,但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同时学校的课程必须切实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辟时间,使学生在自己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引路人,并能真正受益.心理健康教育还应渗透在日常教育学活动之中,我们要抓住最好的时机对学生进行身体力行的教育,这样更有说服力.同时还应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家校合一,善于整合教育资源,注重实践,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也应以活动型课程为主,这样更生动,更易于学生接受和消化。

综上所述,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的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必须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几者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今天这样的社会发展时期,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预防儿童、少年社会化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有利于全面实施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1b4fc9e99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0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