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诗意美

2023-04-26 08:1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诗意美》,欢迎阅读!
课堂教学,诗意,语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语文课堂教学的诗意美

作者:何璞娜

来源:《读写算》2010年第14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走进中国古典诗词,仿佛漫步于奇葩花苑。峨冠博带、肃然吟哦的屈原,浩气当歌、飘逸豪放的李白,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杜甫,正屹立于花苑中,微笑着俯视芸芸众生。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精彩纷呈,璀璨夺目。诗歌是诗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文学的精华。因此,在我们语文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走进诗歌,诗歌和语文课堂教学如影相随,使语文教学带上一层诗性的光辉,就一定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使语文教学取得成功。

要使语文课堂教学富有诗意美,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而兴趣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呢?

()反复吟诵,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古人有言,熟读诗歌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吟诵是中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根本方法。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或借助多媒体可将学生带人诗词的意境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实现心理的愉悦。学生反复吟诵,可以感受诗词的韵律节奏,领略古诗词的音韵美。

()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必须让学生了解作者,包括诗人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家庭境况、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风格志向等等。同时,也应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走进诗人所生活的时代,达到和诗人情感上的共鸣。这样,诗人的情感就化成了自己的情感,阅读的激情也就点燃了。

()想象画面,感受意境。叶圣陶曾说:“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从文字中看出一幅画来”,能有效地接受诗人美感的体验。的确,在学习古诗词时,还应该让学生运用想象,形成具体可感的画面,从而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通过以上手段,可大大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而要使语文教学焕发出诗性的光辉,这一步仅是基础,关键还要靠语文教师把诗词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中。

古诗词所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所以教授课文时,可适当地通过诵读、板书、课件将有关的或优美或富哲理的诗句展现给学生,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文学趣味,真正使语文教学焕发出诗性的光辉。

1、以诗句导入新课。诗式导语往往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先声夺人,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我在教学《吾家有女初长成》一课时,引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写的杨贵妃的诗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导入。这样的导人,既让学生弄清了本课标题的旬式由此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用而来,也感悟到了拟题的文学性、诗意化的特点。学习《出师表》一课,为了触动学生的情感,我引用了后人对《出师表》的评价,杜甫曾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宋代文天祥身陷囹圄,还高唱:“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陆游更是多次提到《出师表》:“《出师》一表通古今,夜班挑灯更细看。以此体现诸葛亮的忠肝义胆,感人至深。我以此导入课文,很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积极性。

2、用诗句深化课文的内容。例如,在阅读《我的信念》一课时,我和学生共同走近了居里夫,我们了解到安静的工作简单的家庭生活是这位卓越的科学家永远的追求。她避免到人事的干扰和盛名之累。当我们共同感受她崇高的精神境界时,我引用了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使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得以升华,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崇高的洗礼。

3、用诗句拓展,使课堂充满诗意。在《香菱雪诗》一课中,学生阅读课文后,了解了香菱学诗的过程,我给学生做了拓展延伸,指出了学诗的经过应证了王国维阐述的治学三境界,其第一境界是悬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顿悟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后,学生学习兴趣顿增,并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借鉴,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且整个课堂上充溢着诗意美。

4、用诗句作结束语。例如,学习《陈涉世家》一文,在结合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探讨了陈胜这一光辉形象,最后我引用了毛泽东《贺新郎读史》中名句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来赞美陈涉。

5、诗句引入课外阅读,加强文学积累。同学们在做课外阅读段《月是故乡明》时,做到这样一道题,要求写出关于月来的诗句。我就借此机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中国有许多咏月佳,诗人在月亮上寄托的情感也不同。月亮在文人笔下代表着什么呢?学生兴趣颇浓,积极参与讨,最后归纳如下:(1)代表思念故乡。如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杜甫的《月夜忆合弟》露从今夜自,月是故乡明。从这些诗句里面可以看出古人喜欢借月亮代表思乡情。(2)思念亲人。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3)代表愁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还有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些诗词无不通过月亮抒发了惆怅的情感。(4)代表边塞生活。唐代许多边塞诗大多和月亮有关,比如王昌龄的《出赛》就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还有王维的《陇头吟》陇头明月迥临关,垄上行人也吹笛”,都是借助月亮来渲染边塞生活。经过此番讨论总结,学生阅读、积累诗歌的积极性提高了许多,进一步加强了文学修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11ad0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