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研究综述

2022-12-06 23:2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近十年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研究综述》,欢迎阅读!
关系,亲子,综述,行为,儿童

近十年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研究综述

在影响儿童成长的诸多社会因素中,家庭因素显然是最重要的。它是儿童的社会联系中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一种,而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又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一种主要的家庭关系。儿童早期唯一的社会联系可能就是与父母的关系。亲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情感关系将会影响到儿童对以后社会关系的期望和反响。 一、亲子关系特点的研究 从心理意义和社会资源两方面看来,亲子关系是一种不对称的相互作用关系。子女需要得到父母的保护、抚养、交流,不仅婴幼儿时期是这样,即使到了童年、少年时期,父母仍然为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食物、住处、指导、劝告、关心、慈祥以及纪律和控制;反过来,他们也向父母提供了顺从、合作、帮助和满足情感关系的时机。显然,亲子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但这种相互作用关系又具有不对称的特点,孩子和父母都对对方抱有期望,然而这种期望并不对称:儿童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父母往往能在短时间内给予满足,而父母想从孩子身上得到的那么常常需要孩子长期的努力,并且,从亲子关系的很多方面来看,孩子的需要超过了父母需要,父母对孩子大多是"只求付出,不求索取"; 一般地说,儿童的社会性开展从亲子关系中学到的是对权威的理解和对规那么的服从,而从同伴关系中学到的是平等、民主的观念和公正、合作的原那么。在亲子关系中,通常由父母掌握着权力和限制,儿童的合作就意味着对父母权威的顺从和尊重。父母指导和训练孩子,孩子遵从父母的教导,从而自然地形成了亲子关系中父母占有权威地位。从总体上来看,亲子关系中父母占主导地位,子女处于服从地位,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 长期以来,亲子之间的关系都被看作是一种由父母教育孩子并塑造孩子行为的过程。新近的研究认为,儿童的气质特点决定,了他以后的攻击性和顺从性,父母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调整纪律训练方式的。换言之,父母倾向于使用对他们自己的孩子最为有效的任何抚养方式。父母的抚养方式与儿童特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好与一般推测相反:不是父母的行为模式引起了儿童的某些行为,而是儿童的行为模式导致了特定的抚养方式,父母选择的管教方式更多地由孩子做了些什么决定,而不是由某种父母一贯使用的方式决定。另一项研究也认为,当母亲在影响孩子时,孩子也在影响着母亲,亲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双向因果沟通。 依恋研究发现,婴儿期影响依恋关系的因素与母亲和婴儿双方的特点有关。母亲的敏感性、合作性和接受性等特点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婴儿本身气质的特点也对依恋有重要影响,规律性和反响阈等气质特点影响母婴依恋关系。这些结果说明,父母并不是不管孩子的什么行为都使用某种一贯的管教方式,也说明儿童确实对父母抚养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儿童也是亲子关系的一个积极方面。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社会学对儿童社会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儿童的抚养看作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复杂过程。更进一步的观点是将家庭看作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其中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特征和行为都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并影响着每一个成员的反响。现代开展心理学一直试图弄清父母的特征、态度、育儿活动与儿童的人格、认知与社会开展之间的关系,尽管人们很容易认为,父母的行为决定或铸就了儿童的行为。但是关于儿童抚养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相关型研究,因而还不能确定这种因果关系。我们应当看到,儿童行为的塑造是一个十分复杂而难以预测的过程。儿童在自己的能力、气质、人格和过去经验的根底上以独特的方式对他人的行为做出解释和反响,积极地进行着社会化过程。亲子关系存在于家庭之中,而家庭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社会环境之中。


同一个家庭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将形成不同的作用系统,研究亲子关系必须考虑由此形成的不同系统。此外,还有人认为,亲子关系还具有不可替代性、持久性、强迫性和变化性等特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83cfde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