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课堂交际口语能力的培养

2022-05-05 15:5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英语课堂交际口语能力的培养》,欢迎阅读!
英语,交际,口语,课堂,培养

英语课堂交际口语能力的培养

顺德一中试验学校 潘曼佳

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外语教学的目的也越来越突出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我们看到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希望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说多用外语;希望通过创设情景、激励学生初步运用外语进行交流思想、创造性地使有外语.外语课堂的交际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确是很有益.

我们发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创设言语情景关键,决定整个课堂的交际氛围,即要搞好英语课堂的师生协同关系──融洽的、开放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课堂交际口语能力培养的关键。

(一)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够轻松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运用所学外语知识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参与交流,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能够象对待朋友一样平等对待学生。谈的话题开始可能是由老师提出来的,学生乐意加入老师的话题,也自由地发展或另劈话题,并能接纳老师加入他们的新话题。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之间是互相信任的朋友关系,教师既是良好的导师,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帮助,又是一个热心、耐心的听众,还是一个谈得拢的朋友。

而那些虽然尽心尽力的创设语境、最终却不能调动学生参与到情景中交流的教学案例,并不是因为学生太差不能跟教师配合或是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太差,真正的原因是教师没有以一种平等关系对待学生。

我们知道,在课堂上师生关系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用什么态度对待学生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的参与。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交际也就更为活跃。 那些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倒也不是我们教师不愿平等对待学生,而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自己不自觉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也没有注意到一些细小的情节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

1)教师过于低估学生的创造力,讲解、包办过多。学生回答问题刚出现困难就代

学生说出“标准”答案,也不管学生真想表达的是什么,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上呈现的只是教师在灌输、学生在机械的操练。如让学生用生词造句或编对话时过多限制学生,结果学生就千篇一律的造出同样的或相似的句子、对话。教师应

该认识到,教学中的“教”是为了学生“学”“学”才是主体。学生不主动去接纳,缺乏创造性地学,教师是没有办法包办的。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不要怕学生出错,要相信学生是在不断“摔跤的过程中学会“走路的。当学生回答出现困难时,应先了解学生的意愿,再决定如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表达出他想说的话,并鼓励学生造出教师想不到的句子和对话,这样才能达到“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目的”

2)在交际过程中,教师过多打断学生的思路,引导过多,纠正过多。你要学生与你交流,就要允许有不同的想法和消息存在,学生和你是平等的对话者.课堂控制应


有一定的宽松度,允许学生的话题不时离开预定的谈话范围.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回到专题,而不是生硬地打断学生话题.对学生表达中的错误应多宽容、善引导,而不是有错就急于纠正。

3)教师对一些“差”生比较漠视,从不或很少提问、关住这部分学生,打击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还引起整个课堂气氛的恶性循环;漠视“差”生不仅会打击他们的主动性和进取心,还会引起他们对老师的不满和的优秀学生的排斥,他们变得既不愿与老师交谈,也不原和别的同学交流。长此以往,班上部分受到老师注重的学生被孤立,不利于他们与同学之间的交流。甚至在和老师交流时也有了心理压力,不能充分发挥思维能力进行交际。整个课堂的语境气氛也就难以创设。

我们应从思想上否认“差”生学不好,他们只是学得较慢或基础较低。关住他们,他们的进步,即使是很小的进步也是我们教学的成功;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进步,而不仅仅是高分。

(二) 开放的师生交往形式更有利于英语课堂交际化

情景创设未能激起学生交际活动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对交往形式控制过多,不利于课堂上形成一个开发、自由的交往空间。

美国教育理学家林格伦(H.C Lindgren,1967)提出了学校领域内师生交往的四种形式:

a.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 b.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 保持单向交往,效果 保持双向交往,效果 较差。 较好。

c.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响 d.教师成为相互交往的

交往,也允许学生之 中心,并且保持使所 间的交往,效果较好。 有成员双向交往,效 果最佳。

以上四种师生交往形式对外语课堂上的师生交往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我们认为在进行语言知识点理解、单词和词组等基础知识传授时可用b形式;在简单句型操练、回话练习时可用c形式;而在一定情景下灵活应用知识点和句型时,如学生自编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用d形式较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组织应用,特别是cd两种形式应是课堂上的主要交往形式。未能激起学生交际活动的教学案例,多数原因是教师采用了交往形式ab。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进行同桌两人小组的操练、前后4人小组的对话练习或班内自由组合、交流的小组学习是利于教学交际化的。如:我在教初中第三册Lesson 23( Book 3)时,其中有一个句型Have you ever listened to foreign music?我就是采用了以上cd两种形式进行教学,学生畅所欲言,他们两人一组、四人一组滔滔不绝,把他们所听过的外国音乐你一言我一语表达出来。其中有些同学还哼出了“BigBig world,My heart will go on(这是著名电影《铁达尼号》主题曲。)学生互相交流,课堂 气氛活跃,老师只是起到中心调控作用。学生在这种平等、开放的师生交往气氛中,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

(三) 做学生的引导着、帮助着,而不是灌输者


外语教学中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去了解另一个语言的民族、另一个语言思维世界,而不是单纯地训练学生“说话”。教学中应终注意融会贯通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内容,把握教材的精髓,选择少而精的具有代表性、扩展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话题,以便学生在话题中能充分发挥所学的知识,既锻炼语言交际能力,又复习巩固、灵活、创造性地应用新旧知识,能激发学生关住日常生活中的外语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还应注意启发式教学,话题提出来,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把什么都讲完,应留有余地,也不一定有问必答。给学生一些启示,激励他们课堂外的自学。

综所上述,英语课堂交际口语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搞好课堂的师生协同关系。

2007 10 2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7820a4b011ca300a6c390d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