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之生命哲思

2023-04-07 00:0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与地坛》之生命哲思》,欢迎阅读!
地坛,哲思,我与,生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与地坛》之生命哲思

作者:李星星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8年第05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苏教版高中教材选取了一、二两个部分。选文中,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和对命运的感悟,母亲给以生存的启发,讲述的中心是人该怎样来对待生命中的苦难。作者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流变,超越了个体生命中有限的必然,把自己的沉思带入到了对生命的观照之中。 一、景物触发生命哲思

古往今来,心有郁结而到自然山水中寻找精神寄托,得到生命启迪的人不在少数。仕途无望,饱受排挤写出《独坐敬亭山》的李白,被贬蛮荒之地写出了《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柳宗元,外放黄州写下《赤壁赋》的苏轼,等等。史铁生在二十一二岁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遇到地坛有点偶然,然而自此就再未长久地远离。史铁生曾说: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这是个有怎样景物的园子?园中的景物又触发了作者怎样的生命哲思?选文中有三处景物描写。

第三段:剥蚀的琉璃”“淡褪朱红的门壁”“坍圮的高墙”“散落的玉砌雕栏”……史铁生用一组带有悲观色彩的名词短语为我们描画了一个废弃、荒芜的古园。看到这样的古园,史铁生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亲切:地坛荒芜,我残废;地坛很少被人记起,则被社会遗忘。因而,当失魂落魄的史铁生坐着轮椅来到荒芜的地坛时,他获得了来自地坛的脉脉宽慰。他的内心也由狂躁不安渐渐转向平和。

第五段:作者为了逃避现实世界来到古园,却无意间看到了许多微小的生命。这些微不足道的生命体给史铁生以生命的启迪。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瓢虫爬的厌烦了,便支开翅膀,升空了露水滚动、聚集,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霞光满园子草木竞相生长,片刻不息”……这些微小的生命,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悠然自在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它们无声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用蓬勃的生机启示作者——人,即便残废也不能颓废。活下去,生命就有意义。

第七段:当选择生还是死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剩下来的就是怎么活了。地坛对史铁生的启示,暗含在六个譬如的景物描写中。六幅画面的背景与画面主体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比,地坛以这些画面无言地启示作者,也启示着读者:无论遭遇怎样的苦难,都应该勇敢、坦然地面对,活就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二、母爱浇注生命动力

生命是自己的,又不全是自己的,人有时候不能活得太自私。这是史铁生体会到母亲的艰难之后的感受。儿子遭遇不幸是苦的,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一个平凡的爱着儿子的母亲,并不能够实质性地帮助儿子解决他遇到的人生难题。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想到母亲当时只能理解”“担心”“心神不宁”“兼着痛苦和惊恐,深深感受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的深彻。史铁生终于闯出一条路来,母亲却去世了,作为儿子是多么沉郁和哀,感慨母亲为什么不多活两年,为什么不能分享儿子的一點喜悦。选文第二部分写母亲对我无言却又无尽的爱,这爱在母亲死后凝聚成作者对生活的信念。母亲用自己的生活与生存来抽象而直观地引导着史铁生怎么活,他解剖了一个生命在重压下是如何伟大而又艰难地前行的。

为了能让儿子狂躁易怒的心冷却下来,母亲只能选择默默承受。通过这种无言的关爱,取得了儿子的信任。这时的史铁生,曾感到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忘了的史铁生,至少有理由相信:这世上至少还有一个人理解我、关心若选择放弃生命,又怎么对得起自己的母亲呢!

一个人,当他的心中偏执得只能装下自己的时候,往往就容易走极端。而史铁生母亲默默无言,所做的就是想让自己的儿子慢慢明白:这世上还有人理解他、呵护他,值得自己为她而活。

三、自省重奏生命壮歌

史铁生能从地坛和母亲那里获得生命的力量与温暖,也取决于他自省的力量。一个人,如果不能敞开心扉来感受和接纳,阳光纵使强烈也照不进生命里的阴暗角落。史铁生在遭遇了不幸后,尽管也曾有轻生之念,但还是选择坚强地活下来。这就体现了人有自我疗救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最为难得的。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不轻率地对待生命,哪怕是命运的重锤已经落下。

我们不得不敬畏生命这样的安排。史铁生选择了,接着他去思考在他的双腿残疾的情况下,怎样活才能活出精彩,身体是残疾了,精神世界却可以无限开垦,经过对自身的观察以及对周边人的观察,由死悟生,最后得出了生命最纯真的体会,并开始了另一种生命之旅,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开始写作,用语言激励着苦难中的人们。他为人们带来了一种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

生命充满变数,敢于塑造生命。双腿没有了,生命还在,还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之美。史铁生通过《我与地坛》向读者展示了他感悟生命真谛、勇敢面对生活带来的困境和磨难,最终成为一代名家的心路历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高级中学(22650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8d05f2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