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教材中挖掘积累写作素材

2023-04-28 13:30: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从教材中挖掘积累写作素材》,欢迎阅读!
挖掘,素材,积累,教材,写作

如何从教材中挖掘积累写作素材

摘要:现行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包罗万象,语言文白兼有,风格异彩纷呈,这为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运用范文向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挖掘和积累写作素材,将课本的阅读材料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 关键词:写作素材;积累;语文教材

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其实,现行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内容包罗万象,语言文白兼有,风格异彩纷呈,这为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运用范文向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挖掘和积累写作素材,将课本的阅读材料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巧用、化用课本材料充实自己的作文构思,相信学生的写作必会取得大的进步。 一、 在教材中选准读写结合点

语文教材是写作的后花园,教材所选的每一篇课文,都有独特的内涵,诸如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等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素材的典范。选准教材中任一个结合点,都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表达,常会起到一石多鸟之功效。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选准读写结合点,并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指导,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以独特的视角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写作指导的因素,并以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阅读,并在读通、读透、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的迁移训练。 二、从文本借鉴和模仿出发,安排观察活动

学生学习留心观察,其目的是积累生活素材,有内容可写,不断提高习作能力,教材力图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留心观察,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例如提前安排好观察活动,明确可观察的对象,布置的观察任务要清晰,让学生清楚知道观察的要求。

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时,就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作者坐在船舱里,听到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的响声。翠鸟出现后,作者看到了它美丽的外貌: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接着,作者又看到了翠鸟捕鱼时”“”“”“”“等一系列敏捷的动作,让学生了解可以调动多种观感进行观察。学习课文后,老师再提供一种动物的图片,或播放一个动物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尝试观察小动物,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又或者布置观察实践活动,并在观察记录单上简要地记录观察所得。又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时,为了引导学生了解草地变化的原因,启发学生用手掌动作演示蒲公英花朵张开、合上;再进一步播放蒲公英花朵张开、合上的视频;接着,让学生再细读文段,思考蒲公英花朵在一天内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草地颜色变化的关系,并将思考结果填入空白处--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花朵合拢了;中午,早地变成了金色了,因为蒲公英花朵张开了;傍晚,草地又变绿了,因为蒲公英花朵又合拢了。 三、挖掘阅读教学的现实资源,创造习作素材


挖掘阅读教学的现实资源,通过加强读写联系的途径,以读中悟写,以写促的形式,开展随文练笔,创造习作素材。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脚本。所以在进行随笔练习的时候一定要依托教材,认真的研习教材,巧妙的构思随笔练习的内容。

1)利用课文内容改写。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达到锻炼写作、加强理解的双重目的。如对四年级《海上日出》这篇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我在指导学生阅读完课文后, 让学生运用作者所使用的观察方法, 来观察自己平常生活中 所见到的日出与夕阳, 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然后以《观日出》为题来写一则练笔,使其在学习作者写作方法的同时,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写出各自的所见所感。

2)利用文本空白扩写。引导学生把课文某些精练的文字或一笔带过的略写内容展开。如六年级课文《草原》一文第一自然段,作者描写了草原美景后,又写了自己的感受,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通过学习,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与美丽。此时趁兴问学 :“如果此刻你就在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什么样的小诗呢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都想尝试着当一回 小诗人 经过讨论交流, 学生们很快完成了自己作品

3)利用精彩语段仿写。教学中抓住文中的特色句式进行仿写训练。如对六年级课文《开国大典》中想象部分的仿写,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进行生动的创新。

4)利用结尾空白续写。激发想象,让美好的故事在孩子们的

笔下衍生。如在教学四年级《三月桃花水》时,形象地用竖琴明镜来引领,激发学生的联想,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来在结尾仿写段落。

5)反思学习,感受拓写。不拘泥于课文内容,而且要据此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进行生动的创新。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前找好关于圆明园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圆明园的美好以及其遭到毁灭后的现状,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心灵起到震撼作用,以这种情境结合的授课方式结课后,学生再次进行随堂小练笔,不难想象,效果肯定非同一般。 教学五年级《慈母深情》这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 到母亲赚钱是如此艰辛, 就再也不忍心拿母亲的血汗钱去买书, 而是给辛劳的母亲买了一个水果罐头, “知道母亲一定舍不得吃。同学们,你能帮作者写一张纸条压在水果罐头下面,劝母亲吃下这水果罐头吗?同学们在泪眼婆裟中写下了肺腑之,有的学生这样写到 :“妈妈,真对不起,原来您的工作这么辛苦,工作环境这么差,还要您买书。以后我再也不这样做了。妈妈,我给您买了一个水果罐头,用它补补您劳累的身子,您赶快吃吧 ! ”以上这个案例中, 学生自然融入文本的情景中去感受, 去倾听文中人物内心的声音,去和文中人物对话,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此时,学生头脑中的母亲形象 不只是文本中的母亲, 也是自己母亲的形象, 自然地把理解和感受融会贯通,将阅读和写作融为一体。 四、结束语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我们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好课本,引导好学生巧妙的运用好文本,内化为写作的素材,增强他们习作的信心。使学生的语言在读书的过程中变得丰厚,情感在探究的过程中变得丰富,思想在碰撞的过程中变得深邃,智慧在对话的过程中变得灵动,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变


得扎实。 参考文献

[1]陈先云.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三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2019.

[2]陈先云.温儒敏.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教学设计与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著,202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3681f6fc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