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析-《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原文译文鉴赏

2022-09-28 21:1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赏析-《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原文译文鉴赏》,欢迎阅读!
译文,道士,唐诗,赏析,鉴赏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原文|译文|鉴赏

'此诗当作于孟浩然隐居襄阳时期。在一个清明日,作者以隐士身份赴梅道士山房宴饮,

有感而作此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明日宴梅道士房的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唐代: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译文

高卧林下正愁着春光将尽,掀开帘幕观赏景物的光华。忽然遇见传递信件的使者,原是

赤松子邀我访问他家。

炼丹的金炉灶刚刚生起火,院苑中的仙桃也正好开花。如果仙人真可以保住童颜,何惜

醉饮返老还童的流霞。

注释

①青鸟:神话中鸟名,西王母使者。这里指梅道士。 ②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这里也指梅道士。 ③丹灶:道家炼丹的炉灶。

诗人以隐士身份而宴于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金灶、仙桃、驻颜、流霞等术语和运用

青鸟、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赋予游仙韵味,流露了向道之意。




诗写梅道士邀饮过程,抒发隐逸情趣。诗人以隐士身份而宴于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

“金灶”、“仙桃”、“驻颜”、“流霞”等仙道术语和运用“青鸟”、“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赋予游仙韵味,流露了向道之意。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

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9e48c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