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视角下农村失地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缺失

2022-04-16 13:23: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区工作视角下农村失地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缺失》,欢迎阅读!
精神生活,失地,缺失,老年人,视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区工作视角下农村失地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缺失

作者:李敏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24

(沈阳师范大学 社会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本研究以沈北新区地雅新居为例,分析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与心理需求的现况。研究发现老年人物质生活富裕了但是他们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精神生活面临着很大的缺失,文章从社区工作的视角分析老年人精神缺失的现状、原因、以及改善对策。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社会工作 一、目前地雅新居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 (一)闲暇时间

调查发现,在没有搬迁时的老人将串门聊天作为最主要的闲暇生活方式,农村的人际交往比较密切,因此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说不上丰富多彩但也不是太单调。但是现在搬上了新居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发现现在老年人的闲暇活动基本上是家务劳动、看电视。虽然也出现了大街舞、扭秧歌,但是他们的交往范围仍然局限于以前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圈。所以说失地农民的闲暇安排还比较单调和单一,仍然还没有突破以前农村的那种观念和习惯。

(二)兴趣爱好

随着居住环境的变化,从表面上看他们已经成为了城市人,但实际上他们居住的社区并没有真正按照城市社区的理念建设,从调查发现居民楼里一片片的绿化带变成了菜园子,老年人认为不种菜而用来种花种草就是在浪费资源。造成这种现象除了生活习惯难以改变的原因之外还有社区内服务较差,而且也没有对居住区实行社区化管理,没有适合老年人兴趣爱好和休闲娱乐的场地。

(三)精神慰藉的缺失

随着土地的消失,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已经不复存在,年轻人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老年人要强,能够渐渐地适应城市生活,但是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低,学习能力差,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跟不上,因此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存在很大的精神差距。随着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的非常多,他们经常是一年一年的在外面打工到了年底才回来。老年人和他们相聚的时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aa41b0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