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现代文阅读常考题型答题模板

2022-08-08 03:4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现代文阅读常考题型答题模板》,欢迎阅读!
题型,答题,模板,年级,现代

七年级现代文阅读常考题型答题模板

一、写什么 1、概括情节

【答题模式】概括原则: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

(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了什么样的结果)

2、分析某一故事情节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题模式】....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内容) 内容作用+结构作用+表达效果。

(1)内容上:刻画(表现)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点题或突出主题

(2)结构上: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埋下优笔;前后照应;作为线素,推动情节发屏等(依据题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3)表达效果:从读者感受分析,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二、怎么写

1、标题的作用:(需注意的是回答时不能全部照搬,需根据文章的内容灵活套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明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 标题的含义:

先看标题表层义:词语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写作内容如主要事件人物等)。 再思考其深层义:

主旨:与主旨的关系(揭示了,点明了);

人物:与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情感态度;是作者感情触发点) 结构:线索、悬念;表现手法:象征。

最后分析其效果:运用比喻、化用诗词、引用歌词、一语双关等,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等

2、句子或段落作用(先弄清该段落在文中的位置,再分析其作用) 【答题模式】内容上+结构上

1)内容上:写了......表现了.....表达了...... 2)结构上:

在文章的开头引出下文;开头点明故事所要描写(说明、议论)的对象;照应文章标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文章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文章的结尾总结全文;解释全文主旨;照应前文;照应文章标题;引人深思。(需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答案全部都写上,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套用适用的答案) 3、赏析词语或句子

1)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

【答题模式】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什么,(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分析该句的修辞作用+具体语境作用。 【答题模式】常见修辞答题如下:


比喻:(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拟人:把**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夸张:夸大 (或缩小)(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4、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B.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揭示人物性格和命运产生的原因 5、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6、分析人物形象 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答题模式】从......可以看出......是一个......的人 三、为什么写(深层含义理解题、主旨题)

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

【答题模式】文章通过对......的叙写,表现了......,抒发了/歌颂了/赞颂了...... 1、说说你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首先找到词语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弄清上下句具体语境,弄清这个词语所包含的寓意,可得出答案。

2、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理解句子的含义一般有两种答法:

将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具体语境或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然后用浅显的语言表述; 解释这个句子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启示。

此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回答此类问题时,只要符合题干的要求,联系文章的内容,有具体的事例说明,表述合理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abc3608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3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