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的行板》教案

2023-12-19 18:3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歌的行板》教案》,欢迎阅读!
行板,教案

《如歌的行板》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如歌的行板》,能从音乐要素方面探索其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 2、能够对室内乐作品感兴趣,并能主动探索与室内乐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3、能够用忧伤、压抑、冥想的情绪演奏《如歌的行板》。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和歌曲教学理解旋律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2、用连贯统一并带忧伤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设备、音频、视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四小天鹅》,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作品的曲作者是谁吗? 生:柴科夫斯基。

师:是的,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伟大的浪漫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音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对音乐的痴迷使他放弃了做律师而从事音乐创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又一首著作,曲名称叫做《如歌的行板》。《如歌的行板》是《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素材来源于《凡尼亚坐在沙发上》的民歌。 思考:乐曲用什么乐器来演奏?

师:在室内乐作品中,弦乐四重奏具有重要性和代表性的地位。弦乐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个声部组成。 二、新课教学。

1、聆听《如歌的行板》,熟悉主题。

师:在聆听前,老师提出一个要求,请大家听完后,用“M”哼唱乐曲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旋律。 出示音乐主题。

注意主题一和主题二,教师哼唱讲解气息要连贯,声断气不断。 2、分析主题(完整听赏乐曲)。


师:我们在聆听和进一步哼唱感受后来对比分析两主题的节拍、节奏、音色、旋律等特点。 节拍 节奏 音色 旋律

3、作品结构分析。

这首乐曲大致可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主题和它的变奏组成,幽静的切分音引出第二部分,构成第二主题,第三主题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加尾声组成。可见,这首作品是由两个主题反复交融而成的,主题音乐的个性也就是整个乐曲的特点。这部分作品用弦乐器来演奏,属于室内乐。

4、弦乐四重奏和室内乐简介。

师:弦乐四重奏大家以前接触过吗?通过听赏这部作品,你能说说吗?

生:它是室内乐的一种形式,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演奏的形式的乐曲。 师:你认为室内乐指什么样的演奏形式? 生:室内乐指适合室内表演的音乐 师:那么大剧院演出,属于室内乐吗?

总结:室内乐与适合在室外或剧院内表演的音乐相比较而言,现在一般指人数不多的演奏者演奏的器乐曲,每个声部都只有一个演奏者。

5、分段聆听,思考作曲家的作曲意图和乐曲表现出来的情绪特征。 A段:用a表示第一主题,c表示它的变奏。 第一部分aca′,情绪:忧郁、伤感、压抑。

B段:用b表示第二主题,特别注意听大提琴的固定音型,制造忧郁,焦躁不安的情绪。 第二部分 bb′,情绪:忧郁、悲愤不安。

C段:第一主题再现+尾声,通过音量变化,递进加强起伏感,乐句中间停顿、反复来表达越来越痛苦的情绪,尾声运用了宗教音乐的变格终止方法。 6、尝试为《如歌的行板》填词。

学生分组表演,要求声音轻柔暗淡,速度徐缓,表现忧伤与思乡的音乐情绪。 三、总结。

第一主题

2/43/4有机融合 悠长缓慢 朦胧、暗淡 委婉抒情

第二主题 2/4

多附点,停顿,三连音 朦胧、暗淡 起伏感加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e57ec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