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非“燕”

2022-04-05 14:08: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雁”非“燕”》,欢迎阅读!
燕”

雁”非“燕”



“雁”和“燕”,是汉语中的常见。词。不过。还是不时有人会搞混它们,把“身轻如燕”错成“身轻如雁”,把“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误作“人过

留名,燕过留声”。其实,如果对这两种鸟在生物学上的不同特点有所了解,就可避免这类差错的发生。

雁的体态比较大,形状略像鹅,善于游泳和飞行。雁喜欢结伴行动,飞时会排成“一”字或“人”字形,即所谓的“雁行”。如果一只雁

离群落单了,会很孤苦,叫声里也 充满着凄凉。人们常用“孤雁”来比 喻失落的人,用“雁影分离”来比喻 离群索居的状态。

雁与燕相比,飞得又高又远。 一般的猎手是难以捕捉到的。古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是用 展翅高飞的大雁,来暗示单于的 “遁逃”之远。有一个成语叫“雁过 拔毛”,原来的意思是比喻人的武 艺高强,身手敏捷,连在高空急速 飞过的大雁也能伸手抓到,拔下它 羽毛。另一个成语“沉鱼落雁”, 则是用来形容女子惊人的美貌的。 “落雁”,是说善飞的大雁,也会因 贪看美貌而一时走神,忘了抖动翅 膀,结果跌落下来。

正是因为大雁善飞,古人就把 书信系在它的足上,让它来传递信 息。古诗说:“尺素在鱼肠,寸心凭 雁足。”“雁足”即书信。苏武当年被 扣留在匈奴牧羊十九年,最后正是 利用大雁传信给汉使,才得以回归 汉朝。成语“雁去鱼来”“鸿雁传书”,是说书信往来;“雁杳鱼沉”则是说对方音讯断绝。

与“雁”相比,“燕”的体形要小巧得多,动作也灵巧、轻盈。一个人步履矫健、身手灵活,我们可以说其“身轻如燕”,这一比喻显得十分贴切;如果改说成“身轻如雁”,则是一个失败的比喻,因为“雁”的体态有点像鹅,感觉上一点都不“轻”。

燕在体形上还有一大特征,就是它的翅膀尖而长,尾部分叉像剪刀。人们常用它来摹状末端分叉的东西,如“燕尾服”“燕尾衫”“蚕头燕尾”(书法名词)等。 在叫声上,两种鸟也很不一样。群雁飞过,齐声长鸣,激越嘹亮,闻者动容。“雁过留声”是一种十分真实的自然现象。说某人离开一个地方或死去,能留下好的名声,就叫“雁过留声”。为了使语义显豁,人们常将“雁过留声”和“人过留名”连起来使用。燕的声音则细小、软和。“燕语呢喃”就很生动地描绘了燕的叫声。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燕子在空中轻巧地掠过,声音又轻又碎。汉语中从来没有“燕过留声”这一说法。

燕与雁的生活习性亦有差异。雁群居在水边,而燕则筑巢而居。

“燕泥”指燕子衔泥筑巢。“燕巢危幕”比喻身处险境而不自觉。贺人新屋落成叫“燕雀相贺”。燕子双栖,犹人之有伴侣,故日“燕侣”。

在物候学上,向来就有秋雁与 春燕之别。“雁”是一种候鸟,古人 说它是“知时鸟也”,每年秋分后即 飞向南方越冬,因此“雁”成了秋景 中常见的“意象”,人们甚至用雁来 称说秋天。如“雁天”指秋天,“雁 夜”指秋夜。范仲淹的词“塞下秋来 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因


秋雁 而生情思,抒发了思乡之情。燕也 是一种候鸟,春天飞回北方,是早’春常见的景象。有一首脍炙人口的 儿歌,叫《小燕子》。歌中唱道:“小 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在古诗中,燕子吏是春天的 使者。白居易在诗中写道:“几处早 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燕子 有惊人的记忆力,老燕回旧巢的比 率高达50%左右。每当春天来临, 燕子飞回,人们会有一种“似曾相 识”的感觉。可见,晏殊的词“无可 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还 有客观依据的。

雁和燕在体态、生活特性、叫声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弄清了这 些,就可以让“雁”“燕”各司其职, 不再相互串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a54e1b227916888486d77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