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五森林里的故事__除法的初步认识认识平均分说课稿青岛版六三制

2022-09-06 01:0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五森林里的故事__除法的初步认识认识平均分说课稿青岛版六三制》,欢迎阅读!
林里,三制,认识,分说,除法



《认识平均分》说课稿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中与本课相关的描述是: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过摆一摆、说一说、圈一圈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并在交流、展示、评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材分析:

《认识平均分》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及表内乘法、乘法的意义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认识除法的重要基础知识。学好平均分,对认识除法产生的过程以及除法的意义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平均分的教学在整册教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本课作为本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通过森林里的故事丰盛的宴会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在为小动物分食物的活动中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为后续除法的初步认识做好了铺垫。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已经积累了有关分的经验,所以已粗浅的接触了此类知识,脑海中已有浅略的表象,但却无系统的理念体系。这节课正是要有效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生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丰富体验,逐步建立平均分的表象,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升华。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感受同样多,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学生在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用平均分的方法平均分物品。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构建平均分的语言模型。






为有效的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本节课中,我共设计了五个环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3

正确把握恰当的教学起点。用什么样的方式和知识点来作为本节课的切入点,是在设计时考虑的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创设了为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情境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通过引导,初步培养学生有序搜集数学信息、用数学语言完整表达信息的能力以及问题意识。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30

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环节我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注重操作的层次性,设计的四个活动都是在学生动手动脑操作中进行。

首先学生尝试着用手上的6张圆片分一分,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分法,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平均分和不是平均分的区别,从而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一些东西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说是平均分。这样做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紧接着通过变式练习夯实重点。安排了一个判断题,下面哪种是平均分,以此来巩固对于平均分的概念。

随后通过分桃子、分萝卜、分松果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体会到尽管分法不同,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最后分松果时学生脱离摆一摆,在作业纸上画一画、圈一圈,旨在提升思维,深化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标》中指出: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本环节通过动手操作与汇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用完整的数学语言来叙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旨在建构平均分的语言模型,为下节课学习除法的意义做好铺垫。

三、巩固提升,学以致用。(5

对练习的设计我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分一分,填一填或圈一圈,填一填,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强化教学重点,并深切地体会到平均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

四、归纳总结(2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64ca868a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