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2

2023-02-04 14:52:5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2》,欢迎阅读!
清平乐,教学设计



26.《清平乐 村居》

宿豫区实验小学 刘玉凤

设计理念:

这首小词写景见人,由人及事,人事相融,作者将景、人、事、情融为一体,它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感悟, “让学”于生,以生为本,顺学而导,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意、得言、得法。力求在文化的视野下,引导儿童漫步诗词,真切地领悟词的意境美、情感美。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内容,感悟诗的意境,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初读课文,感知“词”美。

1.背诵导入,感受诗词。

师:还记得清朝诗人高鼎的《村居》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师生背诵)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村居》(板书课题),但是它是一首词,看看,诗和词有什么不同?(生自由发言:词有上阙、下阙、词有词牌名„„) 2. 指导读题,疏通生字。

1)师:这首词的词牌名是《清平乐》, 乐: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yuè)!词是可以用来唱的,相当于今天的歌词,“清平乐”这个词牌名就规定了这首词的曲调,“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所以,朗读时中间要停顿。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了解这首词的作者吗?(生说,辛弃疾) 3)这几个词会读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出示:翁媪 相媚好(指名读) 师:翁媪 是什么意思? 生:老爷爷和老奶奶

师:继续来读。“锄豆 剥莲蓬” (指名读)

师:剥字是个多音字,【出示两种意思】,在这读“bao”,我们一起读一读词语。(生读) 3. 指导朗读,领略词味。

1)师:词语读好了,这首词你能读好了吗?(指名一生读) 师:读的真好,字正腔圆,还有谁试一试?(再指名一生读)

2)师:词可以和乐歌唱,节奏感很强,请同学们试一试,看能不能读出节奏来。(一生试) 师:不错,有点味道。老师把节奏标出来了,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二、 精读课文,品悟“人”美。

1.感知词意,走近“村居”。

过渡:这样读,就更好听了,我们学诗的时候,知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是这样的,要是我们认真去读、去想,也能在词中读出画面来的。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1




师:我们先来看上阙,试一试你能看见什么? 生:我看见了青草。

师:这不是春天的草,而是夏天茂盛的草。 生:我想到了老爷爷和老奶奶聊天。 师:你看见了人,还看见了什么景色呀? 生:小溪、小溪旁有很多花……

师:词中只有9个字,但给了我们充分想象的空间,来读一读。 生读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我们继续往下读,你又听到了什么?

(指名说:我听到了老爷爷和老奶奶用方言聊天。)

师:你能听懂吗?“吴音”古时西上饶地方口音,是在吴地,故叫“吴音”和北方的语言相比较有轻细、柔软之特点,常称“吴侬软语”。

虽然我们听不懂,但再读、再品,你一定能看到他们的表情呢。

(自由发言:看到他们十分幸福。感受到了老爷爷和老奶奶会互相帮助,有亲近感……) 师:是呀,他们十分亲近,会在一起说些什么呀?

(自由发言:会说今年的庄稼收成。庄稼长得好,就能卖到好价钱……) 师:他们还“相媚好”呢,再想象一下,他们互相说些什么呀?

仿说: 。(生自由发言)

仿说: 。(生自由发言)

(自由发言:老爷爷对老奶奶会说多穿些衣服。会说你的牙都掉了。……)

师:就在这样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两人喝了点酒,亲热地坐在一起,互相说着对方的好话,你觉得怎么样?(生自由发言:幸福生、甜蜜……)

师:这就是“相媚好”,谁来读一读呀,读的轻一些,别打扰他们。 (生读)

2.入境品人,走近“村居”

过渡:这种感觉这好,我们读着读着,就好像看到这美好的画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阙,用刚才的方法,读一读,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1)出示: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生读)

2)学生交流:我喜欢大儿子,他很勤劳。我最喜欢小儿子。 师:我们看见写小儿子有个词“无赖”,我们平时是怎么理解? 师:在这是什么意思,词人喜欢他吗?从哪看出了。(最喜) 师:我们再看看他的动作。(生读:卧剥莲蓬)

师:词人正是看到了小儿的可爱,才用“最喜”,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师:谁能用老爷爷的语气来夸夸自己的三个孩子。(生试读)

3)师:老师想采访这一家人,老爷爷,你家房子这么小,为什么这么快乐? (生:儿子孝顺呀。)

师:你再来说说。 (又指名一生说) 师:来采访大儿,天这么热,你不累吗? (生:帮父母减轻负担。)

师:我们明白了幸福不在房子的大小,金钱的多少,在于什么? (生:一家的快乐、和睦……)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48dc5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